2019企業文化畢業論文: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
前 言 :煤炭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煤礦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煤礦企業在安全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如何把安全管理的重心從“以物為本”轉移到“以人為本”上來,更好地促進礦井安全生產工作,是當前企業面臨的新問題。
在實踐探索過程中,為使安全文化建設在鞏固創新中不斷提升,可從理念引領、行為養成、制度建設、班組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等五方面入手,進一步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努力打造既鼓舞人心、又切合實際,既彰顯優良傳統、又富有時代特征的安全文化。
一、以理念引領為助推器,強化職工安全意識,營造安全文化建設氛圍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關鍵,也是指導安全生產的信條,理念引領在安全工作中具有導向行為、凝聚力量、調適心態等功能。只有建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才能產生正確的安全心態。在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職工思想和行為規律的研究,突出職工的安全意識、思維、哲學和價值觀,做到全員激勵與重點激勵相結合,愛護職工、關心職工、尊重職工,體現對職工健康與生命的人文關懷,啟發和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觀念。一是開展安全警示教育,針對安全事故“血的教訓”采用“反彈琵琶”的形式教育職工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金錢、安全與生命、安全與效益的關系,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成為每個職工的共識。二是安全理念灌輸,并不斷延伸、豐富安全理念的內容,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引導干部職工樹立“一切事故都是可防可控”的事故理念,樹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質量是最根本的保證,違章是最大的威脅,事故是最大的損失”的安全價值理念,樹立“自己的安全自已管”的崗位安全理念,實現安全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轉變 。
二、以行為養成為加速器,提高職工技術素質,夯實安全文化建設基礎
安全理念最終要落實到行為、行動中,才能產生實際效果,規范職工安全行為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環節,也是貫穿安全文化建設的一條主線。職工的行為養成,就是按照崗位操作流程,進行工序分解,制定詳細具體的安全操作標準,通過科學規范的養成訓練,使之逐步落實到崗位操作中,形成行為習慣的過程。
可采取以下五種行為養成訓練方法對職工進行引導。一是系統培訓。采取集中辦班、系統講解、專題輔導等形式,組織職工對規范標準進行系統的學習培訓和考試,使職工熟記安全理念,明確行為禁忌、行為準則,掌握操作標準,經考核測試成績合格方能上崗。二是模擬演練。利用多媒體課件和電視教學片和圖解示例的形式,分工種制作工序化操作流程演示片,對每個工種每道工序的操作方法、要領和安全要求進行直觀的動作演示,進行強化記憶,推動職工規范操作行為的養成。三是示范引領。選拔優秀班組長、工人技師作為“教練員”,對本班組職工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幫教。同時采取現場觀摩的形式,組織職工對管理規范、操作規范落實較好的區域和崗位進行現場參觀學習,并對操作的重點步驟和關鍵環節進行現場實際演示。四是行為糾偏。以規范標準為參照,通過職工自查與互查、單位自查等形式,查糾明顯違章違紀行為、不規范操作行為和管理行為,制定糾偏措施并對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五是選樹“標桿”。按照各工種工序化標準的要求,分層次組織開展行為規范競技比武,選樹和表彰行為規范狀元和規范標兵,激勵全體職工積極參與行為養成訓練,使職工的安全行為從隨意到規范,從被動到主動,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不習慣到習慣成自然,使職工自覺服從安全行為、主動學習安全行為,努力打造一支懂安全、會安全、能安全、要安全的職工隊伍。中國論文服務網是為廣大評職稱客戶提供全文方位的安全文化論文下載、安全教育論文快速發表服務的首選網站。
三、以制度建設為平衡器,規范職工安全行為,完善安全文化建設機制
先進的理念和行為需要用制度固化下來,只有融入到制度中,安全文化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力量。
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就是推行安全文化的過程,為發揮出安全文化的最大效應,就要不斷地充實、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使企業安全價值觀轉變為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實現文化的制度化。在創新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時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可在原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增加新管理標準、管理項目、管理內容。①建立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制定和建立年度基層單位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定量控制和考核。②推進安全自主管理,建立礦、職能部門、基層科區、班組、個人的五層定位組織體系、礦、科區兩級責任體系、形成管理、事故、安全價值、崗位安全的四層理念體系,實現質量標準、設備標準、環境標準、操作標準、技術標準、行為標準等六項安全自主管理標準體系,按照“崗位自律、班級自控、區隊自管、專業自監、礦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