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銀行的發展機遇范文
2017年1月4日,無疑是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大日子”,作為我國首家互聯網民營銀行,在這一天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總理,為這家銀行完成了第一筆貸款業務。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互聯網銀行的發展機遇。
這樣高調的開業立即使得微眾銀行備受關注,那么,互聯網銀行是否真的迎來了自身發展的春天呢?
一、互聯網銀行發展的背景
與傳統的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銀行無論從營業地點、經營模式或是產品設計和營銷來看,都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互聯網銀行不再像傳統銀行那樣依靠廣設網點去占領市場,而是通過現代數字通訊、互聯網、移動通信以及互聯網相關技術,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實現在線為客戶提供存款、貸款、支付、結算等銀行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和相關的中間業務等。
互聯網銀行業務的發展是以一國網民的數量為基礎的。根據我國互聯網金融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6.1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到了5億,占總網民數量的81%,這意味著我國互聯網銀行的發展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對于普通民眾來講,選擇銀行不再僅受距離遠近的影響,而是可以通過高度透明化的共享信息,在網絡上選擇真正適合自己需求的銀行服務。
二、互聯網銀行發展的機遇
1.互聯網銀行為降低客戶的貸款成本帶來了可能性
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要建立在準確分析銀行經營成本的基礎上確定其貸款利率,而互聯網銀行將貸款與電商相結合,大大降低了銀行的邊際經營成本。以微眾銀行為例,它不設立林立的經營網點、沒有繁雜的組織機構,通過大數據和人臉識別技術來做出信貸決策,解放了勞動力,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經營成本,而經營成本的降低無疑為降低客戶的貸款成本提供了可能性,更加體現出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為小規模借款者服務的出發點和普惠、便捷的特性。
2.互聯網銀行為客戶的新體驗奠定了技術支持
根據國際知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期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有超過70%的中國客戶會考慮開設互聯網銀行的賬戶,微眾銀行的正式成立為國人揭開了互聯網銀行神秘的面紗。其貸款流程完全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省去了傳統銀行貸款面簽的環節,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客戶的體驗效果,客戶不再需要奔波,免去了很多麻煩。以微眾銀行的“信用付”信貸產品為例,它可以實現客戶“先消費、后還款”的要求,并且使客戶享有為期14天的免息期,類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并且其申請也完全由客戶通過網絡自助完成。
3.互聯網銀行為信用風險的控制提供了依據
傳統銀行在審批貸款階段主要依靠信貸經理在線下搜集第三方提供的信息來判斷客戶的信用狀況并做出決策,而微眾銀行在搜集數據時主要依賴自身的數據庫得到借款人的第一手數據資料,甚至是一并整合包括借款人相關關系人在內的一系列數據,使銀行和客戶共享信息,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資金沒有流向真正需要的行業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