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激活美術課程范文
傳統的美術課堂非常封閉,其地點是固定的,僅僅局限于某一班級;其時間也是固定的,每周只有一節課。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突破傳統媒介的局限和障礙,拓展時空概念。 以下就是網絡信息激活美術課程。
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美術的課堂和實踐活動,運用美術去交流和溝通,拓展美術的學習領域。例如在上八年級美術欣賞《波提切利——春》的前兩天,我便將活動內容向學生公布,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查閱相關的資料,找許多相關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加以比較,理解波提切利的藝術特色,以及他的藝術作品形成的原因,這個過程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的選擇范圍更寬。
網絡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實現了多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望,活躍課堂氣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網絡,開放美術的學習內容。
美術教材不僅限于教科書,形形色色的圖書教材、視聽教材都豐富了美術的教學內容,而網絡資源的補充更是錦上添花。網絡信息,特別是圖像、動畫、影像、聲音使教材更為生動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升華為動態美,即將教材中蘊含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時刺激學生的生理感觀,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調動審美主體的心理功能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因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使美術教學內容更富開放性,真正使學生愛學、樂學。如:《建筑藝術欣賞》一課,欣賞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點是必要的一環,但書上圖片不多,又沒有與教材配套的掛圖,欣賞實景更是不可能,這時候網絡就是最好的輔助工具。課前我布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將各處搜來的圖片掃描進電腦,并精心分類。上課時,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的伴隨下欣賞,營造了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可充分利用網絡拓展課堂容量,增加很多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動畫、影像、圖片等素材,創作模擬仿真的教學課件,讓學生多個感官并用,提高教學的實效。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教材多樣化呈現方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