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推拿治療肩關節周圍炎臨床療效分析范文
疼痛特點是胳膊一動就痛, 不動不痛或稍痛, 梳頭、穿衣、提物、舉高都有困難。發作嚴重時可疼痛難忍, 徹夜不眠, 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 為了使肩關節周圍炎得到更好的治療, 作者在臨床做了大量研究和統計, 現將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7年5月本院肩關節周圍炎患者249例, 將其隨機分為綜合治療組、單純推拿組和單純針灸組。綜合治療組患者101例, 女57例, 男44例, 年齡43~64歲, 平均年齡(53.0±5.2)歲, 病程1~6個月, 平均病程(3.0±1.3)個月。單純推拿組患者79例, 女42例, 男37例, 年齡45~65歲, 平均年齡(53.0±5.5)歲, 病程1~6個月, 平均病程(3.0±1.5)個月。單純針灸組患者69例, 女39例, 男30例, 年齡44~66歲, 平均年齡(52.0±5.7)歲, 病程1~6個月, 平均病程(3.0±1.1)個月。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病程以及其他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單純針灸組患者采用單純針灸方法, 患者均取肩貞等穴位, 用1.5寸毫針針刺患者穴位, 留針25~30 min, 留針期間用tdp燈照射留針部位, 取針后用閃火法將5~7個火罐蓋在針刺處, 并留罐5~7 min左右。單純推拿組患者采用推拿治療, 醫生以患肩為中心作環轉推拿, 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次。綜合治療組患者采用針灸與推拿結合的治療方法, 三組患者均以治療6 d為1個療程, 連續治療2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 治療后, 觀察對比和分析三組的臨床療效和關節功能恢復評分。
1. 4 療效評判標準 ①治愈:患者經過治療后, 肩關節疼痛消失, 肩關節功能大致恢復;②有效:患者治療后, 肩關節疼痛減輕, 肩關節功能改善;③無效:患者的癥狀無所改變。并比較三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情況?傆行=治愈率+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后關節功能評分結果比較 三組患者經過治療后, 關節功能均有所恢復, 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治療組患者關節恢復情況優于單純推拿組和單純針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三組患者經過治療后, 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綜合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5%, 單純推拿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9.87%, 單純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5.51%, 三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