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優質護理服務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范文
尿頻、尿急、尿痛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癥狀,三者常同時合并存在,合稱為尿路刺激癥狀。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淺析優質護理服務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
尿頻是指排尿次數增多,而24 h尿量正常,是泌尿系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尿急是指突然出現的強烈的、不可抑制的排尿愿望,通常是有尿意并迫不及待要排尿,往往容易尿濕衣褲。而尿痛是指排尿時或排尿后尿道內疼痛,如果排尿發生在排尿開始時,表明尿道有病變,而如果疼痛發生在排尿結束時,病變的部位可能是膀胱。選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60例泌尿外科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60例泌尿外科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齡22~56歲,平均0.5~48個月。按優質護理標準進行培訓,并與該標準對護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
2 優質護理服務
2.1 一般護理 讓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念:患者可以通過散步、聽音樂等多種休閑活動來放松心情,并使自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促進康復。給食給藥:多給予色、香、味俱佳的飲食,以提高食欲,增強機體抵抗力。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如有異常,應及時診治,以預防疾病的復發。
2.2 特殊護理 多喝水,預防尿鹽沉積,鼓勵患者白天多喝水,特別是有結石病史、長期置引流管者,腎功能良好者,飲水量就在2500~4000 ml/d,使的尿量保持在2017~3500 ml/d,而達到內沖洗作用,從而預防尿堿沉積堵塞及尿路感染,每天用消毒藥液棉球擦洗尿道口或造瘺口2次,以保持清潔。防止污染,保持導管及引流管,瓶的無菌。導尿管或引流管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每2周更換1次,以防尿堿沉淀于管壁上,引起管腔阻塞或拔管困難,傾倒尿液時不可將引流管倒置抬高,以免尿液逆流,密切觀察尿液的色、性狀和量,如發現尿液混濁,出血,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定期留尿標本作常規檢查及細菌培養[1]。
2.3 術后密切觀察血壓,脈搏變化,如血壓降低,脈搏加快,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保持導尿管通暢,防止扭曲,脫落,堵塞。給予持續膀胱沖洗,并觀察沖出液的顏色,根據顏色隨時調節滴速,如顏色紅則調快滴速,反之則調慢,將其導尿管適當向外牽拉,并維持一定的牽拉力。
2.4 預防并發癥。如為電切術后,應密切觀察有無電切綜合征,患者表現為四肢無力,惡心,煩躁等低鈉低鉀癥狀。手術后5 d內禁止肛管排氣或灌腸,以防引起前列腺窩內的繼發出血。術后定時翻身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壓瘡發生。
3 結果
我院2017 年初執行優質護理標準后,60例泌尿外科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增高。
4 討論
4.1 泌尿外科的臨床表現 腎細胞癌的發病率、死亡率有明顯國家差異,歐美國家明顯高于亞洲國家。腎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兩類,其中絕大多數為惡性。惡性腫瘤主要有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腎盂移行細胞癌等。良性腫瘤主要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腺瘤、血管瘤、脂肪瘤等。在腎臟惡性腫瘤中以腎細胞癌最常見。腎細胞癌(簡稱腎癌)占腎臟惡性腫瘤的85%。主要臨床表現有血尿、腰痛和腹部腫塊。腎癌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可無任何不適,不少患者是在常規查體或做其他檢查時偶然被發現。腎臟位置隱匿,出現病變時常首先出現尿液的改變。隨腫瘤體積的增大,逐漸出現血尿、腰痛和腹部包塊等典型表現。?
4.2 護理療效 (1)術前護理 加強心理護理,護士應了解患者和家屬對腎腫瘤的認知程度,及時提供各種治療信息。對不同的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心理疏導,對早期患者應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積極治療,提高生存率;對晚期患者應加強心理關懷,創造舒適環境,減輕癥狀,提高生命質量。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能進食的患者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還可輸液、輸血、輸血漿或白蛋白,以增加抵抗力。(2)術后護理:①術后疼痛的護理:術后采取向健側臥位,避免傷口受壓。妥善固定傷口引流管,防止牽拉、扭曲。②潛在并發癥的護理:腎癌手術創傷大,腹膜后可能有廣泛滲血;左側腎癌切除術還可能合并脾損傷,應密切觀察出血及休克的表現。預防感染,鼓勵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總之,制定優質護理標準和規范,規范護理人員服務行為,提高護士整體素質,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及家屬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