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輿論的特點范文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信息傳遞和獲取越來越快捷的當下,網絡輿論對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活動的影響非常大。為了避免我國高校的莘莘學子受到網絡輿論的不良影響,而做出不良行為,危害自己和他人。高校應當明確網絡輿論的正確引導原則,利用網絡輿論正確的引導學生,促使學生良好發(fā)展,為成為國家棟梁之才而努力。
一、 網絡輿論的特點
(一) 自由性
自由性是互聯(lián)網最基本的特點,同時也是網絡輿論的基本特點之一。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互聯(lián)網自從誕生之日起,因其可以隨時隨地應用,使得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在網絡環(huán)境中溝通、交流、發(fā)表言論、說明看法,這使得互聯(lián)網具有較強的自由性。
(二) 虛擬性
由于現(xiàn)實中的互聯(lián)網還依然是虛擬狀態(tài)的,沒有實行實名制度,因此,參與網絡輿論的網民的主體身份是不公開的、虛擬的。
(三) 交互性
網絡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單項傳播的方式,促使網民在網絡平臺上傳播信息,亦或接受信息,這促進了網絡環(huán)境中信息的共享。
二、 高校正確運用網絡輿論的意義
由于網絡輿論具有虛擬性、交互性、自由性等諸多特點的情況下,網絡輿論能夠正確引導學生,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能夠負面影響學生,促使學生被不良思想所左右,做出危害自己、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為了使學生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亦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成為國家棟梁之才,高校應當正視網絡輿論的影響力,正確運用網絡輿論,引導學生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
三、 高校網絡輿論的引導原則
上文已經提及正確運用網絡輿論,可以使學生明白“是與非”、“黑與白”,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意識、品德,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為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才而努力。而正確的運用網絡輿論,就要求高校在運用網絡輿論時遵循以下引導原則。
(一) 正面原則
在現(xiàn)代化的今天,高校學生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這促進高校學生發(fā)展的同時,使得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多元化、功利化,容易被社會某些現(xiàn)象或行為所影響,不利于高校學生良好發(fā)展。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的發(fā)生,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注意正確引用網絡輿論,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輿論有效的融合。
(二) 實效原則
網絡輿論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網絡輿論的交互性,其可以將廣大網民聯(lián)系在一起,對某一事件或某一話題展開討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當對網絡輿論的互動性了然于心。根據學生的特點,正確的運用網絡輿論的互動性、實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話題性、互動性,促使高校學生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對網絡上熱議的話題或事件進行探討,從而間接地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學習,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促使學生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