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計算機教學成效的探索范文
在學習完這門課程后,陸續的課程有:“操作系統”、“數據庫技術基礎”、“算法與數據結構”等。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知識;了解計算機在信息處理方面的原理、概念和技術;掌握常用操作系統、工具軟件以及計算機網絡資源的使用方法;具有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掌握計算機軟件技術知識。
根據專業特色,調整教學內容大學是一個知識人才的儲備庫,為了能夠與社會做好接軌,學校開設了不同的專業,并且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了不同的課程。雖然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每個專業的必修課程,但是因為專業的不同,各專業對于學生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就拿軟件專業和法律專業來說,軟件專業學生學好計算機基礎課程是為了能夠為后續的操作系統、軟件工程、數據庫技術等課程打下牢固的基礎;法律專業學生是為了能夠擁有基礎的運用計算機的能力。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教師就要認真的進行備課,針對各專業的教學要求和學科特點,及時的調整教學內容。
正確引導學生,調動學習熱情由于各種原因,所以很多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認識存在著錯誤認識。有些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接觸計算機,認為計算機基礎課也就是打打字、畫畫圖。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他們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失去了熱情。所以教師就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將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激情調動起來。要讓學生了解,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與義務教育階段所學習的“計算機基礎”在內容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個階段為了盡可能避免與中學課程的重疊,淡化了office等基礎操作,加強了對于程序設計思想、軟件工程、數據庫等知識的介紹。而且,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授不僅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能力和思維方法,還希望通過數據信息類知識的教授,逐漸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接下來的課程,也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