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中國債政策國債論文
2017年的國債政策 2017年繼續發行長期建設國債1500億元。主要用于在建國債項目、西部開發項目、重點企業改造,以及南水北調、京津水資源保護工程等方面設施的建設。 下面是擴大內需中國債政策。
從古典經濟學派的公債有害論的時代背景可以看出,當時大部分國家處于君主時期,國家的收入就是統治者的收入,他們可以隨意的奢侈浪費,在通過稅收取得收入的情況下,他們的支出還是受到收入的制約,然而,如果可以發行公債的話,就更刺激統治者的消費。并且,當時資本主義正處于自由競爭時期,投資旺盛,社會上基本上不存在閑置資本,政府發行公債,必然會是資本從生產領域抽出,然后,統治者們將其消費掉。資本從生產領域轉移到了消費領域,無法在創造利潤了,在這種背景下,公債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我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發行國債的政府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并且國債的發行、政府的支出都是有章可循的,根本不存在政府主觀上把國債資金奢侈消費掉的問題。從我國國債資金的支出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發行的國債籌集的資金主要投入在了三個方面。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的改造升級、教育和科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