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優秀畢業論文范文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省優秀畢業論文。
隨著我國不斷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自教育部2017年10月25日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做出:“用5到2017年左右地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的決定以來,我國信息技術教育正在結出豐碩的果實,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通過接受信息技術教育,正在成長為國家各條戰線急需的建設人才。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掌握信息技術,還要培養和提高他們采擷信息的素養;不僅要鍛煉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學生藉此掌握一技之長來謀生,而且要通過個人的誠實勞動服務社會。
由此看來,信息技術教育絕不單純只是一門專業技能課,它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密不可分。我們所從事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必須由先進文化的價值觀來統領。
一、樹立遠大理想,勵志服務國家
“科學無國界,網客有國家”。在internet將地球上的人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今天,世界各國的人民并沒有因此而模糊自己的國籍。相反,某些西方大國正是憑借著自己強大的政治經濟勢力,通過internet大力推行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的。
這就需要我們在組織實施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從始至終要貫穿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愛國主義和其它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于高尚,使他愈來愈能了解并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于美麗的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并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①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不是枯燥的說教,而是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鮮活事例。
2017年10月31日,我國科學家的楷模錢學森辭世,引起了國人的普遍追思。錢學森曾經有言:“我在美國的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②——根深蒂固的愛國主義信念,不僅讓錢學森在美國生活的十多年里沒有存下一元美金,而且他在回到祖國懷抱的數十年間還多次將自己的稿酬和獎金悉數捐出,徹底地實踐著“我姓錢,但我不愛錢。”③正是這種將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得錢學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無可替代的卓越貢獻,從而贏得了舉世中華兒女的景仰。
實踐證明:我們只有隨著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展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勵志效應。
二、激活創造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
具體到信息技術教育而言,這就要求我們并不僅僅只是教會學生上機操作、上網瀏覽,也不僅僅只是讓他們學會多媒體素材的采集加工,以及文字和數據處理。與internet聯通的電腦作為人類思維和能力延伸的有力工具,可以幫助人們借助它向著精神和物質領域不斷開拓。我們的信息技術教育,應當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要注重引導他們舉一反三,同中求異,還要善于啟迪他們的思維發散,抓住蛛絲馬跡,開拓進取。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有一次蘇德兩軍對壘。值勤的蘇軍戰士,借助望遠鏡發現對面德軍掩體上有一只名貴的波斯貓出現,這位戰士由此揣度在這個掩體內,是駐有德軍高級將領的指揮所。于是他趕緊向上級報告,蘇軍集中炮火迅速將該掩體夷為平地。事后核查證實該戰士的揣測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