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畢業論文:當代青年發展
古典文學中常見論文這個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為論文。以下就是由編為您提供的部隊畢業論文。
一、當代青年發展的歷史性變化
1、逐步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力量
他們具有愿意接受新事物和觀點,嘗試新的生活方式,不循舊、不保守,思維獨立,具有批判精神和創造激情,敢于向權威挑戰;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做事講效率,有競爭意識。注重平等,講求參與,有法律意識,熱心社會活動,有公益意識,有較強的公民責任感。
2、青年文化逐步成為影響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青年的生活方式、語言、消費方式都逐步被社會接納,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青年為社會的核心價值增加創造性的部分。一個政治制度是否能良好運轉,某種程度上要看年輕一代是否能成為比上一代更好的權力載體,因為青年文化代表著社會未來新文化的雛形。
3、新白領領導社會未來的發展
新白領是指從事知識經濟背景下的熱門職業,具有高學歷,較高收入的青年群體。新的資訊革命讓他們的知識層次更加豐富,也更加獨立,強調個性的發展。而新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全球化現象,讓他們的生活節奏與時空觀念與國際接軌。
在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青年臺胞,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帶有同時代青年的共性。
二、影響當代青年社會化的外部環境
1、市場化改革
市場社會的發育引發的個體意識的張揚,使青年的個性發展有了足夠的空間。多元的發展趨勢在青年的個性發展進程中變得越來越明顯,并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由市場發育引起的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侵犯,不斷加速了青年的世俗化過程。雖然成長于理想不斷被歌唱的年代,但這一代青年不得不面臨理想與現實生活間的沖突,在作出生活的選擇時,理想已經不再是唯一、最崇高的理由。
2、網絡社會的興起
互聯網的使用與廣泛影響給青年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經驗模式。在廣播、電視、報紙中信息的傳播渠道是單向的,大眾處于被動接受信息的地位。而網絡傳播則這種單向傳播改變為雙向傳播,大眾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他們可以主動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個體的主動性得到充分展現,個人的選擇空間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展。在網絡世界中,青年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理解,更公開而坦誠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無論性別、年齡、出生、種族、收入與教育程度,平等地表達。
3、全球化進程的加速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融合過程也不斷深入。2017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全球化過程的意義進一步彰顯。由經濟全球化而引起的整個中國社會與國際社會的融合,將對國民心理、思想、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伴隨全球化進程的深入,青年對于西方思想價值關有更加直接生動的了解。而且伴隨著網絡社會的降臨,全球化過程的深入在強化青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識的同時,也可能弱化他們的民族意識。新一代青年身上本來就帶有很強的國際化色彩,而互聯網的使用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增強了他們作為地球村村民的意識,這有利于他們在日益“一體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與這種“一體化”意識相伴的是,種族、民族意識的弱化,民族認同感減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