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有效課堂教學地理論文
讀圖啟發式教學法是通過讀圖提出問題,利用讀圖把問題引向深入,運用地圖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和諧。優點在于充分運用地圖的直觀性,調動學生的腦、眼、口、耳、手并使之相結合,幫助學生強化知識記憶,培養讀圖能力,發展思維。結合教學實際,以必修③第一章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的有效課堂教學為例,談談“讀圖啟發式”教學的實施。
在地理教學中,根據地圖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現象,結合學生的實際提出適當的問題。例如,在講授知識點“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時候,我讓學生先閱讀《圖1.1長江三角洲的地理條件》和課文的有關內容,提出三個問題:(1)導致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規律?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網密度的差異,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通過帶有啟發性的興趣型問題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閱讀地圖,要求學生要正確認識課文的插圖與課文的聯系,圖與圖的關系,力求做到運用地圖去分析問題。然后,運用地圖建立空間概念,了解各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最后,利用地圖揭示地理事物的內部聯系。在講授知識點“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時候,所設計的三個問題中的問題⑴和問題⑵就是利用讀圖把問題引向深入。通過這些問題層層推進,引向深入,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獲得地理知識,學會思考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3)運用地圖去解決問題。我在地理教學中特別注重運用地圖引導學生怎樣學習,怎樣通過地圖解決問題。在講授知識點“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時候,所設計的三個問題中的問題⑶就是引導學生運用地圖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