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度旅游服務貿易現狀及中印旅游服務貿易合作
本文是印度旅游服務貿易現狀及中印旅游服務貿易合作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現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28處,數量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中國、德國和法國。旅游業是印度政府重點發展的產業,是僅次于軟件外包的第二大服務產業,其收人占印度gdp比重的6,為印度提供了4,200多萬個就業崗位,并帶動了酒店、航空等相關行業的發展。①近年來,印度入境旅游人數逐年遞增,旅游收入不斷增加。但是,長期以來印度旅游服務貿易發展處于與其旅游資源和經濟實力不相稱的狀態,而且由于印度的出境旅游人數遠遠大于入境人數,使印度旅游服務貿易對緩解建國60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巨額進出口貿易逆差貢獻不大。
一、印度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和特點
1.印度旅游服務貿易總體水平較低無論是從入境游客數量還是所賺外匯收入來看,印度在全世界所占份額都比較小,旅游服務貿易總體水平較低,與其擁有的旅游資源數量和質量不成比例。根據印度旅游局的相關統計,印度入境旅游人數從xx年的273萬增長至xx年的528萬,占世界國際旅游人數的比例從0.39增長至0.57,國際排名也由51位上升至41位。從世界國際旅游收入和印度入境旅游收入對比來看,印度的人境旅游收入也呈上升趨勢,從xx年的44.63億美元上升到xx年的117.47億美元;在世界國際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從0.84上升到1.25,04,國際排名也由37位上升到第23位。②從統計數據中,我們看到印度近幾年來的進步,尤其是國際入境旅游收入增長迅速;同時我們也看到,印度旅游服務貿易總體仍然比較落后。
2.印度旅游服務貿易受季節影響明顯印度大部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由于暑季酷熱難耐,有時氣溫高達50℃以上,時有熱死現象發生,不適合戶外旅行,因此4—6月為旅游淡季。雨季雖然溫度有所降低,但連綿的雨水造成洪水肆虐、道路中斷和疫病流行。7—8月為國際旅游旺季,但雨季的存在使印度入境游客數量受到明顯影響。lo月到次年3月是印度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節,人境游客一般占到全年的約6o。③旅游的季節性是制約印度旅游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3.印度入境旅游對英、美兩國的依存度過高印度的主要客源地為西歐、北美以及鄰近的南亞諸國。由于歷史文化的聯系以及存在大量印度移民等原因,英、美兩國長期以來是印度的主要客源國。xx年到xx年,西歐和北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境游客分別占印度入境游客總數的53.o8、53.01和51.92,其中英國游客分別為734,240人、796,191人、787,197人,占印度入境游客總數的16.519,6、15.67和14.679/6;美國游客分別為696,739人、799,062人、827,866人,占15.67、l5.73%和l5.43%。①可見,印度入境旅游對作為遠程客源地的英、美兩國依存度過高。
4.印度旅游服務貿易長期存在明顯逆差印度是一個旅游文化和資源大國,然而,出境游客卻長期超過入境游客。xx年到xx年,印度的出境旅游人數分別為718萬、834萬、978萬、1,087萬、1,107萬人次,入境人數分別為392萬、445萬、508萬、528萬、511萬人次。②旅游業不但沒有為國家帶來大量的外匯盈余,反而成為一個外匯的漏斗,這令原本已經長期處于外貿逆差狀態的印度更加雪上加霜。
雖然印度與美國、英國的旅游服務貿易有很大的順差,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到中東各國和新加坡等國進行勞務輸出,但中產階級前往國外探親訪友、旅游消費和購物仍是造成旅游服務貿易漏損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從貿易漏損的流向來看,印度旅游服務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新加坡、泰國、中國大陸、香港和馬來西亞等。
5.印度與中國大陸間存在嚴重的旅游服務貿易逆差,但比例在縮小近年來,中印兩國無論是進出口貿易還是旅游服務貿易,印度都處于逆差地位。從長遠的政治和經濟角度考慮,平衡發展有利于提高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和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由于中國早在1978年就開始改革開放,而印度直到1992年才進行改革,中國經濟的發展程度明顯高于印度,因而早先中印旅游貿易呈現明顯的單邊性,主要以印度到中國的商務和購物旅游為主。隨著印度的開放,更多的中國人開始到印度從事商業和旅游活動。自xx年印度成為中國公民自費旅游目的地以來,中印之間原先的單邊流動格局出現明顯改變,中國游客成倍增長,中國在印度入境旅游中的地位明顯上升。xx年到xx年,印度到中國大陸旅游人數分別為356,460人、405,091人、462,450人;中國大陸訪問印度的人數為44,897人、62,330人、88,103人。③雖然目前兩國在互訪人數上還存在很大差距,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比例在不斷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