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考研熱的冷思考
考研熱的冷思考如下文
一、日益升溫的考研熱會不會導致又一次“黑色7月”?
據(jù)《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資料,1997年碩士
研究生的報考數(shù)為24.2萬人,1999年為31.9萬人,xx年則急劇增加到39.2萬人。若與1991年的8.7萬人相比,凈增3.5倍之多。那么錄取數(shù)是多少呢?1997年為4.93萬人,1998年為5.82萬人,1999年為6.89萬人,xx年為9.53萬人,報錄比分別是4.81,4.78,4.44,4.11,也就是說,盡管我國的研究生錄取數(shù)逐年上升,xx年上升幅度最大,高達12.85萬,比上年增長39.32,但錄取率則呈逐年下降趨勢,xx年的錄取率更是下降到近5年來的最低點,錄取率僅為20略強。這與逐年上升的高考錄取率呈相反態(tài)勢。xx年的高考錄取率便已達到應屆高中畢業(yè)生的73.2(注: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統(tǒng)計信息處:《xx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主要指標及簡析》,《教育發(fā)展研究》,xx年第3期,第7頁。)。換言之,從某種意義上說,考研競爭之激烈絕不亞于高考。
考研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僅從其直接影響觀之,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影響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學和畢業(yè)設計、畢業(yè)論文的完成。由于考研競爭的激烈,相當比例的本科生自大三上學期便開始實施考研計劃。或租房子以自成一統(tǒng),埋頭苦干(我校附近三個村莊的空房近幾年來每到下半年便全部租完);或摒棄一切課外活動(包括必要的體育活動)和人際交往,整天沉溺于考研的相關功課。我校圖書館的幾間閱覽室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時間里,五點鐘以前座位就占完了。經筆者了解,全都是準備考研又無力租房或無房可租的同學。該圖書館出于對學生健康的關心,不得不把開門的時間推遲到6點鐘。此外,考研生還要忙于打聽、了解和聯(lián)系招研的學校、專業(yè)和導師,因此大三、大四的正常學習必然會受到沖擊。不僅如此,這種影響的范圍還有向前推移的趨勢。從我今年行將高考的女兒及其同學中,筆者了解到不少本校子弟中的高分者紛紛放棄報考外校的打算,擬報考本校。原因是到時候考研免得租房子。其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其二,與素質教育相沖突。由于研究生錄取時,一般是按照分數(shù)的高低依次錄取,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應試教育弊端,與素質教育相悖。事實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著與考研有關的課程就多投入一點,與此無關的課程則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為擠上這輛高峰車,考場作弊現(xiàn)象也頻報媒體。在xx年的考研中,僅湖南省教育考試院便處分了83人(注:《湖南83人考研作弊》,《長江日報》,xx年3月22日,第4版。)。
其三,對已畢業(yè)的本科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一些家境較好或畢業(yè)時未找到理想單位的已畢業(yè)離校的學生,如同高考復讀一般,在家專事復習,以備來年再戰(zhàn),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用在重復的記憶上。以上海為例,“今年申請‘不就業(yè)’的高校畢業(yè)生已從去年幾十人發(fā)展到幾百人,而且還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考研究生、出國留學是‘不就業(yè)’族的兩大出路。有的畢業(yè)生就是當年研究生考不上,但矢志不移,填一張‘拒絕就業(yè)表’,所有檔案材料讓學校幫他退回老家去,人還留在上海繼續(xù)為明年考研究生而奮斗,”(注:《部分大學生畢業(yè)不就業(yè)》,《長江日報》,xx年5月10日,第3版。)還有一些已參加工作的學生到了單位后,覺得一切并非如自己在學校所想象的那樣美好,其中有的學生本來社會適應能力就比較差,有的本來就是為了以此為考研的跳板或棲息地,于是工作不投入,專心擂功課的現(xiàn)象已成了一些用人單位的新景觀。
可以預見,上述趨勢演化下去,伴隨著高等教育擴招的逐年推進和大眾化的臨近,以及大學生就業(yè)形勢的日趨嚴峻,考研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據(jù)《長江日報》消息,武漢市的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xx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shù)已達應屆本科畢業(yè)生的60以上。可以說,又一次“黑色7月”的降臨絕非危言聳聽。
但愿我們不要像高考一般,等到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了再來談擴招、素質教育及其它矯枉措施。
上述是考研熱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