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媒介素養教育的實施策略探究
臨近畢業了,大家的論文寫好了嗎,下文是高校教師媒介素養教育的實施策略,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1.校內培訓,充分發揮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作用。
有關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高校教師對媒介素養教育認識不足,甚至不了解何為媒介素養教育,或者認為這完全是新聞傳播類專業教師的職責和研究范疇,在這種情況下,新聞院系的專業教師可以成為培訓的師資力量。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直接對高校教師進行大規模的培訓存在諸多困難,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特色對教師進行校內培訓,培訓過程中,設立有新聞傳播院系的高等院校,可以充分發揮新聞傳播院系的作用,沒有開設新聞院系的學校可以邀請相關院校媒介素養教育專家對本校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對在校教師進行有計劃、有步驟、針對性地培訓來擴大媒介素養教育師資隊伍,通過這種方式推廣教師媒介素養教育,以實現大多數教師媒介素養的提升為最終目的。培訓時各高校可以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分階段進行,通過開設相關媒介技術課程,提供媒介制作設備和實踐場地等多種形式和方法,幫助教師熟練應用新技術。
此外,通過培訓教師制作教學課件、專題片等提高教師的媒介使用能力。鼓勵教師主動有意識地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用新的方式實踐教學,學以致用,加深大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媒介運作的感性認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媒介認知能力。這種開展校內培訓的方式,也是高校教師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途徑。
2.鼓勵自學,使媒介素養逐漸成為一種終身教育。
目前,國際教育發展的主流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提倡一個人在一生中根據各個時期的各種學習需求堅持學習。因此,要想真正提高高校教師的媒介認知和使用能力,還需鼓勵教師自學,強調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地位,提倡不拘形式的、無需組織的學習行為方式。教師在自學媒介素養的同時應注意:首先,強調自我實踐,根據高校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和較強的自學能力的特點,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地根據自身需求學習和積累媒介素養方面的知識,還可以有意識的參與媒體活動或者利用專業進修等途徑逐步培養自我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
通過實踐學會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在實踐過程中利用媒介資源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其次,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自主發展需求,基于個人的人生價值與追求主動學習和充電,進而影響教師個體知識、態度和教學實踐,通過自學媒介素養達到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的效果。例如,通過自學媒介知識,教師可以學會利用各種信息資源 深奧難懂的理論用更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調查發現,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影視片段和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總之,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我們的學習變成了一種終身教育,高校教師通過媒介素養教育更好地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對自己的重要性,利用媒介及其媒介信息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使自己能更明確的成長和發展。
3.拓寬渠道,加大媒體和社會機構的參與力度。
媒介素養教育是高校教師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擁有良好的媒介素養有助于教師對信息的批判性選擇和有效地利用。信息時代離不開媒介大環境的傳播,教師自身媒介素養的提高重在養成,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教師身臨其境地在傳媒教育的活動中不斷鍛煉、探索,提高。在國外,媒介素養教育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一般都設有官方和民間媒介素養教育組織機構,這些機構在為民眾提供媒介素養教育方面也盡到了一定的義務,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我國,當前學校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力量較為薄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吸引社會力量的介入,拓寬渠道,加大媒體和社會機構對高校教師的媒介素養教育的參與力度。例如,高校教師可以利用假期到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媒介管理機構等地參觀實踐。這一方法在國內高校的一些新聞院系已有實施,高校教師直接參與媒介管理或制作過程,是提高媒介素養的更為有效的方法;高校也可以開展系列講座,邀請政府的媒介管理人員、媒體主編、記者、編導等直接講述新聞制作的流程、編輯的基本業務、采訪的基本知識等;以電視為代表的媒體可以制作媒介素養教育節目,報紙雜志等媒介可以出版專門的書籍、雜志等,多渠道滿足教師接受媒介素養教育的同時,也能夠為社會提供媒介素養的信息,擴大媒介素養教育的范圍和效果。
4.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開設校內媒介素養分享平臺。
互聯網具有多媒體的傳播優勢,由于有數字化的基礎,文字、圖片和聲音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換,信息傳播成本大大降低。互聯網所傳播的信息具有傳遞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特點,可以傳遞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網絡可以成為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載體。國外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積極發揮網絡優勢,如建立媒介素養及媒介素養教育網站便于國民學習基本的媒介素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