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變電運行事故分析及處理
3.提高運行設備的可靠系數
要確保變電安全運行,避免由設備缺陷而導致的異常事故,就必須加強設備運行狀況監控,提高運行設備的安全系數。電力生產運行人員應當配備電力電纜故障探測儀、成像儀、遠紅外測溫等先進的監控設備、儀表、儀器,正確評估設備的運行狀況,從而爭取能夠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并進行及時地處理,杜絕安全隱患。與此同時,還必須提高電力運行設備的檢修維護質量。在設備檢修中,應當遵循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確保運行設備的性能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嚴格控制檢修質量關,詳細記錄檢修過程,建立修后檔案臺帳,保存相關的檢修資料,為分析、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為了有效地提高設備檢修的質量,應當完善設備檢修制度,實行以狀態為依據的檢修,替代過去定期檢修。以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作為檢修的依據,能夠使設備檢修更加科學、有效,更好地利用人力、物理,確保設備運行質量。
4.加強設備治理
設備老化是導致變電運行事故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設備老化導致的安全運行隱患,就應當評估運行設備的狀況。根據設備的具體狀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制定設備整改、改造、綜合治理規劃。對負荷不均衡或容載比較小的變電站,可以更換有載調壓大容量變壓器。在更換時,應當考慮負荷的增加情況,預先留有一定的裕度。及時更換使用性能差、運行不穩定、技術落后、運行多年的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刀閘、開關等老舊設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先進的組合電器。如果暫時無法更換接地網、支柱、設備架構、蓄電池、電容器、避雷器等輔助設備,就應當對這些設備進行全面的維修檢查。
5.優化安全管理
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夠預防變電運行事故,并且能夠及時地應對已經發生了的變電運行事故。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相關部門可以采取風險管理法,切實提高員工和管理者的風險意識,提高他們的防控風險能力,使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工作從嚴格監督向自主管理邁進,再從自主管理向團隊互助邁進,提高預防控制各種安全隱患事故的能力,從而實現超前防范、控制。與此同時,還必須不斷優化安全管理監督與保證體系,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確保各項設施、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監督與保證體系、企業安全文化以及員工激勵機制共同構成了全面安全管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對設備維護、員工培訓等安全管理過程進行科學評估,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用恰當的方法加以改進,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導致變電運行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設備制造和設計問題、設備老化與維護問題、電網結構影響穩定運行、安全管理問題等。為了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就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應當加強基礎設備管理、完善綜合自動化裝置、提高運行設備的可靠系數、加強設備治理、優化安全管理,多管齊下,處理變電運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