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畢業論文:讓數學課堂走向動態生成
摘要:倡導數學課堂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動態生成強調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學習過程。追求的是師生在課堂中精彩的互動過程,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師生的思維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需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體驗不斷加深,師生都煥發出學習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動態生成 預設 感悟
倡導數學課堂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動態是指事物變化發展的情況。生成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念,是對以往強調過程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的補充和修正。動態生成強調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學習過程。追求的是師生在課堂中精彩的互動過程,教學不是完全按照教師事先預設的按部就班進行,而需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師生的思維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需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體驗不斷加深,師生都煥發出學習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應該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課堂是師生生命經歷的重要場所,教師要樹立動態生成的正確態度,把握有利時機,運用有效策略,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因此,動態生成的數學課堂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同和關注。然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去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展示課堂的真實性,實現有效的動態生成,本人談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欣賞學生,是形成動態生成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是帶著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和興趣來參與課堂學習的。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把學生真正當做學習的主人。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愛護、肯定和贊賞。給學生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讓學生如沐春風。只有教師欣賞學生、信任學生,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有了每一個學生的主動參與,一個個動態生成,相信就會不斷的涌現。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我想:假如能給學生一個機會,就一定會還你一個驚喜的。
有一個教師在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原先的打算是讓學生運用提供的材料,表示出它的1/2,進而感知分數的意義。可是在實際的匯報中,竟然有一個學生折出他的1/3。這時,老師并沒有批評這位學生的答非所問,而是說:“你真聰明1/3都能折出來。”于是,全班同學又一次紛紛動手,折出了1/4、1 /5、1/6……等許多的分數,老師因地制宜,引導學生對所折分數進行比較,進一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以上教學片斷,是教師用真誠和信任,保住了這位學生的自尊,心理學研究表明:“贊賞一個人的作品比贊賞一個人本身更有效”。老師對學生折出的1/3給予充分的肯定,打開了全班同學思維的閘門,各種答案層出不窮,高潮迭起。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欣賞,欣賞學生的獨到見解、異想天開,或者別出心裁,甚至是錯誤見解。總之,教師要去欣賞學生在課堂上的所思、所想、所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敢想、敢說、敢疑、敢批,為課堂的動態生成奠定基礎。
二、精心預設,是優質動態生成的保證
預設就是緊緊圍繞目標、任務、預先對課堂環節,教學過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設計。非常明顯,預設帶有教師個人的主觀色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這就使我們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了“以本為本”,一份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活動失去了應有的復雜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變得波瀾不驚。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的教師提高了對課堂動態生成的認識,從而忽視了課前的預設,對學生的了解少了,對教材鉆研也少了,似乎教學設計越簡單越好。這顯然,又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其定,預定和生成是精彩的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缺乏必要的開放和不斷的生成,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和活力,使師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而單純依靠開放生成,缺乏精心、準備和必要的預設,課堂會變得無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標和計劃,使師生的生命力也得不到高效的發揮,因此,教師必須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在精心預設的前提下,針對教學的實際進行靈活調度,追求動態生成,讓課堂在預設與生存的融合中放出異彩。因此,可以這樣說,精心預設是數學課堂優質動態生成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