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畢業論文范文:論中國油畫的歷史
中國早期髹漆配色用油中桐油占有重要的比重。關于“油桐”植物的最早記載見于唐代醫書《本草拾遺》,宋代醫書《本草衍義》中始述及“桐油”。而“桐油”取代其他的油成為油漆的主要原料,應不會過多地早于南宋。之前髹漆配色所用油多為荏油、大麻子油,胡桃油等。關于古代桐油的煉制和彩繪中的罩油技法,在北宋的《營造法式》中有詳細的記載。桐油的煉制為:“用文武火煎桐油令清,先爍嚶令焦,取出不用。次下松脂,攪候化。又次下研細定粉”其中,記載桐油的用途主要有“合金漆用”。在這里,也暗含有金漆在宋代普遍用于建筑的裝飾之意。“施之于彩畫之上”、“亂絲揩搌”,又提示我們桐油還可能有待彩畫干后將其整體籠罩一遍,使彩畫光亮耐久的用途。“處不見風日”處桐油用量增加,則暗示了桐油的防腐、防蛀功能。“其黃丹用之多澀燥者調時入生油一點”,則顯示了桐油用于調色的功能。古代傳統油畫技法歷史悠久,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都有大量的文獻記載,這些文獻一方面為我們了解這門古老的繪畫技藝提供了直接線索。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比較東西方古代繪畫技術之異同提供了材料。這些材料向我們揭示了古老的東方文明,同時也為我們提出了問題:是東西方各自發明了油畫技術,還是通過一定的交往使東西方之間在技術上有傳播?考慮到中國有張騫出使西域,鄭和下西洋,還有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多年生活后回到意大利,這之間或許有一定的文化和技術的傳播,又或許中國和印度之間在佛教的聯系中附帶著油畫技法的傳播,這都是可能的,只是還沒有具體證據來證明這個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