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畢業論文范文:20世紀語言學的發展
功能主義者則認為語言并不是一個完全自足的系統,語言的結構形式是服務于傳遞信息功能的,是功能決定了結構。因此,語言結構必然會受到人類一般性認知能力的限制,語言研究必須將對語法結構的運用的可接受性、有控制作用的語義因素、語用因素納入分析程序。功能主義的語言研究通常都比較重視語境因素,注重特定語境中話語的意義。
(2)研究的形式化還是非形式化。
形式主義語言學家不僅集中于對自然語言的形式特征的分析,而且致力于研究過程的形式化表述。他們信奉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形式化的表述是現代科學的必備條件。
功能主義者"把目標放在功能的解釋,傾向于訴諸于直覺上可能的、非形式的、不依附于理論的概括則避免精確的形式化"[4]。
形式主義語言學的文獻中充滿了公式化表述的規則,與科技文獻相差無幾。功能主義語言學家的著作則習慣于用嚴密的話語條分縷析,剝皮抽絲,雖然其間也時有公式出現,但讀者卻可以明顯地感到"說"的味道。
3、結 論
上面所談到的兩對四種語言學方向,在形成的年代上有先后關系。在第一對中, "面向經驗"的方向先出現,"面向理論"的方向后形成;在第二對中,形式主義語言學出現在前,功能主義語言學發展于后。后起的總是力圖對先前的有所補充、修正和完善。而實際上,這四種語言學沒有哪一個能沒有遺漏地解決好所有的語言問題。陸孝棟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3]:"看來,我們如果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夠把語言研究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我們必須保留形式研究法的某些東西。另一方面,我們又需要用功能研究法來處理語境意義的問題。所以在語言研究中,如何把這兩種研究法結合在一個統一的語言理論中,這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大概是最緊迫的任務。"這段話的精神也完全適用于"面向經驗"和"面向理論"這兩種語言學的情況。語言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既有經驗的東西,也有先天的因素;既有形式,也有功能。對經驗進行歸納可以得到某種性質的規律,通過科學的演繹來說明先天的能力也是一種科學的工作,很難想象二者之間存在著"替代"問題。同樣,研究語言結構的形式和研確定語言形式的功能也是必要的。看來,20世紀語言學中這兩對
參考文獻:
[1] 伍鐵平.語言學是一門領先的科學——論語言與語言學的重要性[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2] 許國璋.語言學系列教材序言[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 陸孝棟.形式主義、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m].見:功能主義與漢語法[c].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4.
[4] 戴浩一.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前言[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5] 胡裕樹.三個平面語法觀•序[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
[6] 徐樞、饒長溶等.三個平面:語法研究的多維視野[m].見:載表暉,戴耀晶編.三個平面:語法研究的多維視野[c].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7] frits stuurman. two grammartical models of modern english[m].routledge 1990.
[8] 趙世開.美國語言學簡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9] 趙世開.現代語言學[m].北京:知識出版社,1983.
[10] 約翰•萊昂斯.喬姆斯基評傳[m].陸錦林、李谷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11] j•格林.喬姆斯基[m].方立、張景智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12] 諾姆•喬姆斯基.句法結構[m].邢么畹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13] 諾姆•喬姆斯基.句法理論的若干問題[m].黃長著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14] dwight bolinger.語言要略[m].方立、李谷載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3.
[15] w•p•萊曼.描寫語言學引論[m].金兆驤、陳秀珠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16] j•卡勒.索緒爾[m].張景智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