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緩沖估計與關鍵鏈項目管理分析
摘要:為懈決項目管理中諸多不確定性問題,提出了關鍵鏈項目管理中確定緩沖的新方法。該方法綜合考慮了項目資源緊張度、網絡圖結構復雜度和管理者風險偏好等因素的影響,使鏈路上無論工序數的多少都能確保緩沖適當。另外,由于考慮了項目實際情況和人為主觀因素,細化了緩沖的深刻內涵,使得所提方法更具針對性和靈活性。最后,通過一個算例,將本文方法與50%法和根方差法兩種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借助于蒙特卡羅模擬技術仿真,驗證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項目管理;緩沖;關鍵鏈;工序}資源緊張度0 引言長期以來,項目進度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一直都是相互獨立發展的。實際上,人的行為常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不但在項目計劃階段,而且在項目實施和執行過程中影響著項目的產出[1]。另外,大多數項目都不能在預計的時間和成本目標內完成,普遍存在40%~200%的超出偏差[2]。針對這些問題,goldratt提出了關鍵鏈項目管理(critical chainproject management,ccpm)方法[3j,該方法由goldratt的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toc)發展演化而來,因此被稱為是應用于項目管理中的約束理論[4]。ccpm在項目進度管理中考慮了人類行為的影響因素,并將toc和集中理論等引入到計劃的制定中,通過設置緩沖、控制關鍵鏈、采用盡可能晚的計劃、避免資源并行分配等一系列措施,來解決傳統項目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如工序工期估計過高卻又很少能提前完成、工序提前完工的時機得不到利用、路徑合并與資源并行分配導致項目延期等盼¨。相關文獻的研究表明,采用ccpm能有效地降低項目受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程度和改善項目計劃,并已在進度、成本、范圍和績效管理等方面獲得了成功應用[5’8-10]。實施ccpm的核心在于確保關鍵鏈的順利執行。關鍵鏈是指一系列相互依賴的、決定了項目最短工期的工序序列,其中工序間資源依賴關系和邏輯關系在確定關鍵鏈時同等重要[3]。緩沖的引入正是為了吸收項目中的不確定性,保護關鍵鏈,因此緩沖的估計和設置問題是ccpm的核心。
1、緩沖及其研究現狀
1.1緩沖技術介紹鑒于墨菲法則(murphy's law)和人類自身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行為,工序工期概率分布呈圖1所示的偏態分布,其中橫軸表示工期,縱軸表示對應工期的完工概率。在確定的工期下,概率曲線和橫軸之間圍成的面積表示工序在該工期下可完工的保證率,如圖中的50%和95%。goldratt認為,人們往往因考慮到個人聲譽、切身利益等原因,趨向于選取具有高保證率(如95%)的工序工期估計,而這要比50%保證率下的工序工期估計大得多,為此建議把二者時間估計之差作為工序的安全緩沖,從全局和系統的觀點出發,將其放在最關鍵的位置,即工序鏈路的尾端集中使用,形成緩沖(buffer)。緩沖的設置運用了統計學上的集中原理,使得項目在同等完工概率下具有更短的項目工期。
當二者完成項目的不確定性程度相同時,當為鏈路設置各工序可共用的鏈路緩沖y時,其值小于各工序的安全緩沖的總和,但提供的是同等程度的完工保證率。換句話說,設置緩沖可在沒有增加總體完工風險的情況下,大大縮短項目的計劃工期。
ccpm中的緩沖包括在非關鍵鏈匯入關鍵鏈的入口處,為將非關鍵鏈的不確定性影響同關鍵鏈隔離開來設置的入口緩沖(feeding buffer,fb)。
這對非關鍵鏈而言,又起項目緩沖(project buffer,pb)的作用。為吸收整個系統的不確定性,pb是設置在關鍵鏈的最后一道工序之后的緩沖。此外,當需要投入某種資源來啟動關鍵鏈上的工序,而其前續關鍵工序又使用其他資源時,需要在該工序之前設置資源緩沖(resource buffer,rb)。rb通常以預警的形式出現,其作用在于確保資源供應。
圖3所示為一簡單網絡圖,其中工序a—b—c—d組成關鍵鏈,在工序e并入關鍵鏈處要設置fb,在項目末尾設置pb;在關鍵鏈上由于工序b和c使用的資源不同,應在工序c之前設置rb。
圖3緩沖設置不惹需要注意的是,緩沖與時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1卜”]。時差是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計劃評審技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review technique,pert)中的概念,指工序可推遲開始而不影響其他工序或項目總工期的可利用機動時間,它隨機出現在項目計劃中,不反映工序工期 的不確定性,對項目工期沒有影響。而緩沖是ccpm中的概念,利用緩沖會影響項目工期(pb是構成項目工期的一部分),pb和fb只能置于鏈路的尾端,其大小反映線路上工序的不確定性,屬鏈路上工序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