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范文
四、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成本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給中國帶來豐厚收益,對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效用。但是中國在獲得上述利益的同時,也需付出一定的代價和成本。
(1)人民幣國際化將使我國面臨貨幣逆轉的風險
鑄幣稅的區域延伸表現為貨幣職能延伸到發行國范圍之外獲得貨幣發行收益。在國際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高速流動的條件下,貨幣國際化在理論上存在可逆轉性。這意味著貨幣國際化在帶給發行國利益的同時,也使發行國承擔者著巨大的風險。信用貨幣的國際競爭力主要取決于經濟體對該貨幣的信心與預期,最終取決于這種貨幣的運行效能。信心與預期具有“雙向強化”特征。對貨幣國際交易媒介能力的樂觀預期使強幣更強,進而使國際鑄幣稅收益擴大;對貨幣國際交易信心的不足導致對該貨幣國際地位的悲觀預期,從而影響其國際地位。在國際貨幣多元化格局中,在國際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流動效率充足,能夠支持貨幣迅速轉換的條件下,當一種國際貨幣的國際競爭力預期悲觀時,貨幣持有者會通過資本市場或者貨幣市場在不同得儲備貨幣之間迅速轉換。這種國家貨幣在國際資本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的可選擇性決定了貨幣國際化的可逆轉性——經濟體可以選擇一種貨幣,也可以放棄它而轉向另一種預期樂觀的貨幣作為國際清償手段。國際貨幣市場上的風險溢價及其引起的貨幣與資本套利行為是國際貨幣可逆轉性的最佳詮釋。
另外,國際貨幣的選擇,會由于貨幣替代問題,帶來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不對稱甚至貨幣政策的作用方向完全相反。這一點在美元化國家表現的淋漓盡致。美元化相當于美元化國家放棄了貨幣主權而達成了暫時的貨幣統一,但由于經濟實體政治的獨立性及其經濟周期的差別性,決定了貨幣一體化國家之間的利益不一致。貨幣發行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難以全面照顧美元化國家的利益,甚至所制定的貨幣政策帶來美元化國家的利益損失,只要貨幣接受國與貨幣發行國處于經濟運行的非一體化狀態,這種情況就必然存在。
當貨幣區域內出現極度的利益不均與成本分配不公時,貨幣合作收益就難以彌補為合作而支付的成本,原來的利益均衡就會被打破,一種新的合作形式(不合作)就成為新的選擇,擁有政治獨立的國家政府則會重新選擇貨幣,貨幣國際化的逆轉就不可避免了。國際貨幣的逆轉必然給無論貨幣發行國還是貨幣接受國都會帶來巨大損失,對于貨幣發行國而言,貨幣國際化逆轉是百害而無一例的,而對于接受國而言,放棄一種貨幣作為清償貨幣或媒介貨幣,理性選擇的結果可能是獲得更大的收益。
(2)人民幣國際化將使我國政府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在封閉經濟條件下,一國經濟政策只受國內經濟變量的影響,貨幣政策所調控的也只是國內經濟;而開放經濟下,外部經濟變量也將對國內經濟產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將使得資本國際間流動變得更加容易,流通成本更低,這就為投資資本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資本流動將對我國資本市場利率產生影響,資本流入會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定的情況下,市場利率面臨上升壓力。同樣,資本的流動也會引起外匯儲備的變動,進而引起人民幣匯率波動。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政府的貨幣政策將受到影響,國內宏觀調控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例如,為了應對國內發生的通貨膨脹而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提高市場利率時,國內商業銀行可以方便地從境外借入大量的人民幣資金以滿足客戶的借款需求,其他逐利資本也將迅速流入;相反,當施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利率時,又會引起大量資本外逃,極大地抵消貨幣政策的效果,加大宏觀調控的難度。
(3)人民幣國際化將使我國面臨更大的貨幣需求和匯率波動
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后,其貨幣將被許多國家儲存和使用。一旦國外貨幣需求的偏好發生變化,將會導致國內貨幣供需發生波動。此外,由于一國貨幣國際化后,將允許外國居民獲得本幣資產,外國居民如果大量購買本國資產,資本的大量內流就可能導致本國貨幣升值,這將影響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影響貿易收支的平衡。人民幣在境外大規模流通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壓力,增大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難度。當人民幣離岸市場形成后,將對國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重要的參照,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將更為復雜,準確地評估人民幣均衡匯率水平和影響人民幣匯率長期因素的難度更大,干預人民幣匯率也就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