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范文2015:探尋油畫的發展方向
二、當代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方向探尋
1.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放松了對于現實主義精神的堅守,于是創作中就出現了很多的問號和折扣,出現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偽現實主義。所以說,在今天的外部環境下,現實主義已經不再是一種主張、原則、理念和風格,作為寫實油畫來說,這是一種創作的原點,要求創作者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是為了一種現實主義精神的表達。這種堅持性,是確保寫實油畫不變質的重要前提條件。也只有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夠更加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生活,記錄和思考現實問題,才能創作出那些真實的,呈現出社會風貌、時代精神的作品。事實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要求,甚至是幾代人所為之追求的夢想,在多元化價值觀并存的今天,是步履維艱的,但是這是寫實油畫的根之所在,無論多么艱難,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都是始終不動搖的。
2.看到羅中立描寫農民獲得的巨大的成功,于是就出現了大量的農民題材的作品;看到徐唯辛描寫礦工作品的成功,就出現了很多描寫礦工的作品,這種盲目的模仿,導致了整體創作的單一化,也是不符合寫實主義的本質規律和實質精神的,符合的只是現實主義作為一種風格的外在形式,而沒有現實主義的精神內涵。另一方面,創作者要有一種自我的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羅中立描寫農民,徐唯辛描寫礦工,都是一種自我的判斷,這種判斷從何而來?就是來自于創作者對現實的觀察和感悟。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創新寫實油畫外在表達方式,過去所存在的公式化、模仿化已經成為了創作的大忌,要求用當代的藝術語言,來體現出當代寫實油畫中現實主義精神的表達。畢加索的《格尼爾卡》,之所以成為傳世名作,就是因為這種精神堅守上的創新,從表面上看,作品不是寫實的,但是總本質上看,其靈魂是現實主義的,是對現實主義精髓的一種創新。
3.處理好創作者自身和觀眾之間的關系寫實主義倡導對生活的真實再現,但是這種再現不是機械的描繪記錄,而是一種有著創作者自身獨特理解的抒發。否則用照相機就可以完全取代寫實油畫。但是這里就存在著矛盾:很多作品是創作者個人理解和感悟的凝結,觀眾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底蘊,是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接受的。于是很多創作者就放松了對本質的要求,開始用一些媚俗和膚淺的手法,來迎合大多數人的審美需要,使得現實主義的批判性精神有了很大的缺失。這就要求創作者要處理好自身理念和欣賞者接受之間的矛盾,或者說要做到一種雅俗共賞。解決的辦法,還是來自于對現實深入觀察。對現實的觀察、思考和關注不能流于現實的層面和“俗世”的觀念,從而使其題材和對象僅僅停留在物象自身的真實上而不能超脫于物象本身,進而影響了對觀者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實主義被恩格斯譽為是最具有情感張力的藝術風格,而且對于中國的國情和藝術環境來說,現實主義的堅持和表達,是一種必要,更是一種必須。令我們欣慰的是,作為繪畫中最為重要的形式,一直走著寫實的路子。新時期下,我們要更好地領會和感悟現實主義精神的實質和內涵,不斷從技術角度對油畫進行創新,相信寫實油畫還將會是中國油畫創作的主流,中國油畫也會以對寫實的這份堅持和追求,獲得更大的發展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