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大學畢業感言
大學畢業30周年畢業感言范例1:
30年前同學們依依道別離,揮揮手牽走同窗四年的情和意;30年后同學們故地來相聚,握握手帶來人生歲月的悲與喜。 30年,彈指一揮間,一揮間里,時光流逝,星轉斗移,物是人非。30年,有人術業專攻,學業有成,桃李滿園;30年,有人志得意滿,功成名就,昂首方遒指點;30年,有人順應時尚,暢游商海,勇立時代潮頭;古往今來,三十年在人的一生中是一個重要節點。遠在2500多年前,那位孔圣人就把人的而立之年定在30歲。800多年前,一位三十多歲的名人志士岳飛,北望中原仰天長嘯,一曲“滿江紅”抒發了“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感嘆。可見三十年意味著一個人的成熟,意味著家和業立,事業有成。
三十年過去,中國社會飛躍發展。對我們學生來講,畢業后的三十年雖然沒有征戰沙場的壯懷激烈,但也步入了中華騰飛的激情歲月。今天歡聚一起,舉杯共賀三十年時,向母校向老師向同學匯報:“為祖國、為國家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流過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應無愧。”
三十年平凡的工作,也許沒有建功立業的偉績可言。卻讓同學們有了視功名如塵土的淡定。“水千條、山萬座,我們曾走過”。同學們三十年的風云人生,所經、所歷,遠不是一句“8000里路云和月”能夠說盡、道完。
應該說我們雖然平凡,但今天也能站在母校老師同學面前,很有底氣地說一聲:無愧于母校老師的教誨,無悔于自己的人生,也能坦然地面對未來。平凡的三十年,使同學們學會了用微笑詮釋生活,以溫潤體味人性,也便有了從容前行的瀟灑步伐。正因為有過去三十年汗水和艱辛的付出,相信對于今后的日子,每個人都能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包容,以微笑送別,也能以微笑來紀念和珍藏。”今天,同學們還正當壯年,愿大家要繼續在各個行業里為母校同學增光添彩,為自己的人生注入青春,作出更大貢獻。
同學們,青山在,人未老,師生同學情正濃;歲月增,水長流,情懷依舊深。在這三十年畢業紀念的時刻,祝福同學,祝福老師,永遠健康快樂,一帆風順。最后,請同學們把杯中酒斟滿,為母校老師、為同學友情,為大家的健康和快樂,為過去的和將來的三十年干杯!
大學畢業30周年畢業感言范例2:
并各位同學:
畢業30周年聚會圓滿落幕了,77911班又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正如許曉鳴、王峣等說的那樣,為了這次聚會,很多同學做了大量積極的籌備工作,同學們表現出強烈的集體觀念和深厚的同學情誼,涌現出很多感人的事跡。特別是張,過去雖是班上的小兄弟,這次表現出卓越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策劃、組織、接待、安排各個環節無不盡心盡力、周到細致,是這次活動圓滿成功的大功臣!感謝并祝愿兄弟今后在事業、生活各方面更加紅紅火火,再上新臺階!
說實在的,是否參加這次聚會,起初我也猶豫不決。一是近年我遇到不太順心的事情,必然影響同學相聚的情緒;二是臨近學年末,工作頭緒多、調整難度大,我又剛調到新地方新單位工作不久,參加聚會,可能增加我多次飛行航班。隨著網上同學相互邀約的升溫,我深受這種氣氛的感染。許曉鳴要求“一個也不能少”,張提示這可能是我們退休前最后一次大規模聚會,葉紅、岳政慨然決定專程從美國趕回來,王呼吁大哥哥大姐姐給張小弟弟捧捧場,......,許曉鳴幾次與我面晤,真誠希望我一定參加聚會,我最后決定在12月30日下午準時趕到深圳!我向張、敏報告了行程,還親臨昆明,力促倪遠平參加聚會,確保“倪家大姐”和“張家大哥”30年后再次傾情牽手獻藝。
30年時光荏苒,給我們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老了、胖了、消瘦了,眼睛昏花、兩鬢染霜、額頭爬滿皺紋,......,男同學多了幾分成熟的魅力,女同學添了幾分知性的風韻,沒變的是同學之間的友誼,同學之間的心貼得更近!笑聲依舊、鄉音依舊、友情依舊,......,只恨相聚的時間太過短暫!我因掛記著5號回廣州參加恢復汽車駕駛證的科目考試,不得不于31號中午提前離開,沒能見到后來趕到的莫一心、岳政等同學,也不便邀請大家到廣州一游,留下一些遺憾。
我在77911班的時間雖然不到兩年,但與大家結下了深厚的同學情誼,畢業30年來一直與77911班同學保持著密切聯系。有同學說,我是在不同地方拜會同學,與同學見面最多的。武漢、北京、上海、南京、重慶、成都、蘭州、昆明、長沙、太原、合肥、廣州、深圳、......,幾乎只要有77911班同學的地方,我都會與同學見面。我曾在晉陜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濟,受到老大哥、時任國家特大型企業永濟電機廠總工程師沈承榮的熱情接待,老沈說我是畢業以來唯一一位造訪永濟的同學;我曾在南京與老大哥鄧松典在各自下榻的同一酒店隔壁房間不期而遇;游美期間,我雖沒有與程家麟、岳政見上面,他們分別從休斯頓打電話到洛杉磯,與我通話長達一個多小時。尤為高興的是,我還與77911班很多同學的孩子結為忘年交,見證了他們的健康成長,欣喜地看到他們遠遠超過了我們。我為能成為77911班的一員深感榮幸和自豪!
畢業30周年聚會圓滿落幕了,77911班同學的友誼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許曉鳴、王峣、周永鵬、劉志堅、黃青松等同學的“搶救行動”,象征著畢業聚會還在延續,也拉開了77911班新的班級活動的序幕。1月6號,我飛抵重慶,孫棣華來機場接我并陪我游覽了重慶渝北新區。1月8號,在西南大學的安排下,我與孫棣華專程拜謁了四川廣安鄧小平故里。30多年前,正是鄧小平力挽狂瀾、撥亂反正,果斷決策恢復高考,我們這些77屆的學子才在天南海北,從工廠、農村、軍營、學校等不同崗位相聚到向往已久又不敢奢望的大學校園。可以說,沒有鄧小平,就沒有我們77911班同學的今天!我與孫棣華的廣安之行,是畢業30周年聚會活動的延續,也算是代表77911班全體同學的感恩之旅。我將與孫棣華在鄧小平故里的合影傳上,同時力薦大家到重慶看看,這幾年重慶變化很大,長江、嘉陵江匯流之處的夜景不亞于香港維多利亞港灣,重慶不僅初現現代化都市的氣象,也保留著山城原生態景觀的秀美。
畢業30周年聚會圓滿落幕了,晚會上我班同學朗誦的匈牙利革命詩人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獲得滿堂彩,表達了我們“人到中年”的情懷。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正告別中年、走向老年,再過十年的聚會,我們該朗誦著名休閑文人梁實秋的散文“老年”了。在重慶期間,正好游覽了梁實秋的故居“雅舍”,我特意下載了“我愿是急流”和“老年”原文與大家分享。“老不必嘆,更不必諱。”“人無論怎樣老,總是以為自己還可以再活一年。”只要我們有一顆年輕的心,只要我們時時保持著77911班的榮譽和精神,再過十年又十年,我們都可以一起高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隨信上傳幾篇我近年寫的小文請大家指教,從中可了解我近年的心態和生活狀況。歡迎同學們到蘇州走走,蘇州自古稱為“人間天堂”,“一不小心就會踩上一段厚重的歷史,隨便問一個過路人都可能是名門之后”,是宜居、旅游、休閑的好地方。我不無調侃的將我的人生劃分四個階段:宜昌出生、武漢成長、廣州發展、蘇州養老。自擬一聯:讀書寫字不寂寞,打球弈棋好自在。
順祝各位同學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給大家拜個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