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及感想范文(精選4篇)
2023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及感想范文 篇1
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的精彩內容如下:
八一建軍節誕生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并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一路走來,幾多風雨幾許血與淚,青春和生命在那面火紅的八。一戰旗上留下多少悲壯的記憶和鮮活的畫面!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紛亂的戰爭,也沒有去過搶險前線,但是我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身上有著永垂不朽的精神,那就是民族魂!你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九十余年跌宕起伏,坎坷變闊平;九十余年輝煌戰果,英魂鑄豐碑。哪里有危難哪里就有你們苦戰的身影,只要祖國需要你們就會筑起一道不朽的鋼鐵長城。你們是祖國忠誠的兒女,你們是時代可敬的英雄,你們是無私無畏的勇士。
為了邊境的和平你們用血肉之軀去面對黃土下的地雷,槍林彈雨里你們無畏出入。在你們面前死神,也望而卻步!你們仁義為民與洪水搏斗,抗震搶險,不惜付出自己年輕的生命。你們拋灑青春,緊握手中槍,日夜堅守著祖國的邊疆。他們也有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家,他們何嘗不想和家人團聚呢?但是他們依然選擇舍棄小家,把祖國的利益和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付出青春但無怨無悔,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肩上責任重大,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當我們處這個和平的時代,當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時,請不要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請永遠記得這個響亮的名字,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這一切。他們就是青山翠柏,他們就是江濤海浪,無論時光怎么流逝,這是一支在品質上和精神上都永遠值得我們尊重的隊伍!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解放軍的精神,永遠向最可愛的人學習!讓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光輝且永恒的形象烙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更美好!
2023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及感想范文 篇2
以下是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的詳細內容:
著名藝術家閻肅曾說,戰士們也有“風花雪月”——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冷月”。四個字的總結,讓人看到軍人永恒的戰場,也讓人看到軍人高貴的精神。
20xx年又到“八一”,這支隊伍仍讓人深深感佩。有人問戍邊戰士,“守它干啥?不守也沒人來”。一個小戰士回答:“只要我們站在這個地方,中國這只雄雞,就不缺胳膊,就不斷腿。”
不僅是邊疆,大山荒無人煙,唯有軍歌嘹亮;街道車水馬龍,軍姿巋然不動;艦艇劈波斬浪,銀翼劃過長空;甚至在網絡世界的深處、在科技發展的前沿,都有軍人在堅守、在追求、在奉獻。“肝膽堅移谷,頭顱贈枕戈”,這是軍人的肝膽與心腸,這是國家的臂膀與脊梁。
每個男孩小時候都會有成為一名英姿颯爽的人民子弟兵的夢想,長大后才漸漸明白,軍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當的。人民子弟兵的精氣神,在不斷成長著的年輕人身上薪火相傳。前不久的南方洪澇災害中,年輕子弟兵扛沙袋、組人墻,席地而坐、和衣而眠。這讓人想起1998年,面對肆虐的洪峰,同樣是子弟兵筑成了一道道血肉長城。
20xx年過去,這支隊伍的赤子之心始終沒有變、奮斗精神始終沒有變、為國為民的情懷始終沒有變。長征路上,紅軍指揮員平均年齡不足25歲,戰斗員還不到20歲;南京雨花臺,紀念館中的烈士平均年齡僅為29歲……或許正是榮譽與使命的召喚,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把對夢想的執著、對生命的激情與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融為一體,以青春和熱血書寫下忠誠與擔當的“軍人氣質”。
“軍人氣質”就是:
一、堅守。
聽黨指揮,嚴守紀律,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服從命令,隨時沖往人民和祖國需要的第一線。
二、追求。
以保家衛國、守護疆土為己任,時刻把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的生命財產放在第一位,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追求。
三、奉獻。
從入伍的第一天就已經把自己交給了國家、交給了黨,交給了人民,穿上軍裝、理了平頭,長了肌肉、有了精神,變得英姿颯爽、神采煥發,把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火熱的軍營,奉獻給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人民。
2023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及感想范文 篇3
這是全軍業余文藝會演優秀節目大薈萃。這是一臺簡樸的文藝晚會,沒有炫目的舞美,沒有華麗的服飾,而演員們同樣來自火熱的基層一線;蛟S,前幾天,他們在邊關站崗,在叢林野訓,在藍天飛翔,在大洋護航,在深山守望……而此刻,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3周年之際,他們從天南海北匯聚首都北京,唱響兵的情懷、舞動兵的風采、講述兵的故事,在20__年“八一”晚會上,給千千萬萬的部隊官兵帶來美的享受,充分展現“我是一個兵”的精神風貌。
歌唱軍中男兒的鐵骨柔情
晚會一開場,合唱《軍營擂臺賽》便裹挾著強勁的比武氣息滾滾而來。“軍營擂臺賽/你也來/我也來/比一比/賽一賽/比得本領更過硬/賽得豪氣沖天外……”舞臺上,戰士們身著迷彩,人手一把吉他,仿佛抱著一支會奏樂的鋼槍,踏歌起舞,豪氣干云。鏗鏘有力的節奏、高亢雄渾的歌聲,仿佛在人們眼前拉開一幅軍旗獵獵、戰鼓聲聲的英雄畫卷。歌聲豪邁,當代青年官兵奮勇向前、爭當第一的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舞臺上。
槍炮與玫瑰,既是戰場上浴火綻放的唯美,更是軍營中主旨恒遠的浪漫詩行。這段唯美就是“愛”,這個主旨就是“軍人的愛”。一首士兵歌謠《好姑娘等著我》以直白樸實的詞曲,輕輕撩動著年輕人的心弦!昂霉媚锏戎,我先站好崗,胸帶紅花回家鄉捧出軍功章,好姑娘等著我,那時我也談對象,也許就是今天的你來做我新娘……”在輕吟淺唱中,戰士們對甜美愛情的憧憬,對堅貞愛情的堅守,被表達得淋漓盡致。一曲聽罷,情絲悠悠,這正是軍中男兒彌足珍貴的血性柔情。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旅生涯是生命中一份魂牽夢繞的記憶和情結。由《小哨位》、《神仙灣》、《我的兵站我的家》、《小小光盤》這4首歌串聯而成的組唱,采用“DV記錄軍營故事”的方式,把如歌的軍旅記憶制成一張小小光盤,放進老兵退伍的行囊里,珍藏起金子般的青春歲月。而表演唱《我們在亞丁灣護航》、《藍色的歌》、《鐵兄弟》、《狙擊手》都以貼近生活的詞曲創作,折射出鮮明的軍兵種特色。這幾首原創歌曲角度不同、各具特點,但共同點是源于生活、情真意切。比如歌曲《狙擊手》,以武警官兵處置突發事件為創作背景,譜寫出“是誰在叫囂,是誰在瘋狂,我早已把正義的子彈鎖進槍膛……”這樣正氣昂揚的歌詞,形象地刻畫出武警狙擊手危難關頭不辱使命、利劍出鞘一槍斃敵的決心和信心。
2023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及感想范文 篇4
兵,是我們國家穩定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堅強后盾,也被稱做為最可愛的人。再過幾天,就是“八一”建軍節了,我們的記者也走進軍營,記錄了新時期戰士的訓練生活故事。我們首先到武警株洲支隊,去認識一位特勤排的突擊女兵——戴伊默。
在揮汗如雨的擒拿格斗訓練中,只要稍加注意,你就可發現90后女兵戴伊默的身影。上午,戴伊默和戰友一道“夏練三伏”,從未退宿。
穿上橄欖綠走進軍營,在每個人心中都曾蕩起過旖旎的夢。不過,來自湖南的戴伊默坦言,當年她告別大學七彩課堂,毅然走進軍營,完全是受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影響。
武警特勤兵戴伊默:“我們高三的時候,那一年正好是《士兵突擊》特別火,然后受到許三多他們的感染,特別喜歡那里面的班長,然后就覺得部隊應該是個挺好的地方,大家和諧團結,比較喜歡在一個集體里的這種感覺,所以就來了、”
進入軍營,剪短了長發,這種“齊步跑步,正步步調一致,政令軍令,令行禁止”的直線加方塊生活,對于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她來說,有些難以適應。不過,戰友在一次重大處突事件中的英勇表現,讓她進一步堅強了為國效力的信念。
從此,在每天的訓練中,就算練得頭暈眼花、腰酸背痛,氣喘吁吁,戴伊默都會咬牙堅持。
拋棄紅妝,選擇軍裝,戴伊默經過磨煉之后,也不再柔弱,已經從女孩轉變成女兵。以前聽到鞭炮聲、見到槍支都會害怕的她,現在,在每一次的射擊訓練中都能從容淡定。她說,只有平時多流汗,才會戰時少流血。
戴伊默說,作為一名武警戰士,不管以后遇難任何的危險與困難,她都愿意沖在前面,努力奉獻自己的力量,為部隊、為國家做出一份貢獻。
如今,戴伊默也和戰友一道擔負株洲城區巡邏和警衛任務。有趣的是,戴伊默至今還是武警株洲支隊特勤中隊的第一位女兵,她的到來成了這個軍營里一道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