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棉花質量管理的指導意見
《關于加強兵團棉花質量管理的指導意見》已經兵團同意。下文是《關于加強兵團棉花質量管理的指導意見》,歡迎閱讀!
《關于加強兵團棉花質量管理的指導意見》全文
棉花是兵團農業的主導產業,是團場增效、職工增收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兵團棉花優勢區域布局落實不到位,質量意識和市場意識弱化,棉花質量出現下滑的趨勢,棉纖維短絨率、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強度等重要品級指標,低于全國和自治區平均水平。今年國家在新疆棉區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兵團棉花銷售將直接面臨國際國內市場競爭。鞏固發揮兵團棉花產業的優勢地位,全面提升質量效益水平,意義重大。現就加強兵團棉花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 總體要求
堅持調優做強棉花產業戰略不動搖,以市場為導向,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強化管理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優化區域布局,改善品種和纖維品質結構,改進栽培模式,加強殘膜治理,提升機采質量,加快推進清理加工自動化改造,切實加強質量管控工作,全面提升棉花產業的質量效益水平,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推進兵團棉花產業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
二、 任務目標
建立實施棉花產業全程質量管控制度和質量追溯制度;全兵團細絨棉皮棉綜合等級達到3級以上,2級皮棉占比達到40%以上,平均絨長和斷裂比強度達到28以上,異性纖維含量控制在0.3克/噸以下,皮棉纖維籽屑控制在800-1400粒/100克棉纖維;全力恢復鞏固兵團棉花的質量優勢和品牌聲譽,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 重點工作
為實現上述總體要求和任務目標,必須著力加強棉花生產全程質量管理的各項工作。
(一)優化區域布局,退出低產棉田和次宜棉區。依據棉花品種生態布局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堅決退出低產低效棉田和次宜棉區,集中發展優勢高效棉區。著重在一、二、三、五、六、七、八、十三師的阿拉爾、沙井子、庫爾勒、塔里木、前海、博樂、芳新、車排子、莫索灣、下野地、哈密等墾區建設優質棉基地。有效積溫3800℃以上、無霜期≥200天的早中熟棉區,要選擇生育期在130天以下的中早熟品種;有效積溫3500-3800℃、無霜期175-193天的早熟棉區,要選擇生育期在125天以下的早熟品種;有效積溫3100-3550℃、無霜期165-190天的次宜棉區,要加快結構調整,退出棉花種植。
(二)加強種子管理,改善品種結構。制定實施兵團棉花品種準入制度和品種推介管理辦法,嚴格執行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從源頭抓起,狠抓品種質量,杜絕亂引、亂調、亂推品種的行為。植棉規模大的師主栽品種3-4個,規模小的師主栽品種2-3個,各師主栽品種面積占比不得少于80%;團場實行“一主一副”,主栽品種面積不得少于90%。主栽細絨棉品種纖維長度不得低于30mm,斷裂比強度不得低于30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3.5-4.9,長度整齊度指數不得低于80。根據市場需求和訂單,適度發展長絨棉、中長絨棉等專用棉,保持長絨棉的生產優勢,豐富棉纖維品質結構,適應市場多樣化需求。各師要結合實際建立穩定的良繁基地,嚴格良繁程序,確保種子質量。各師確定的年度棉花主栽品種方案要報兵團農業局備案。
(三)改進栽培模式,為提高機采質量創造條件。按照單產與質量并重、質量優先的原則,轉變重產量輕質量的思想意識,正確處理產量和質量的關系。在精量播種、節水灌溉技術全覆蓋和種子質量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合理配置株行距,適當調減理論株數,探索完善以質量為核心的不同區域、不同品種的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為提高脫葉效果和機采棉質量創造條件。
(四)完善噴施技術規程,提高脫葉質量效果。按照脫葉劑對氣象條件的基本要求,根據棉花生長發育的總體狀況,科學把握噴施時間、藥劑配比和噴施次數,加大噴施機具的技改力度,提高脫葉劑噴施質量和脫落葉效果。嚴格執行棉花脫落葉劑噴施機具作業證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技術培訓,確保噴施作業質量大幅提高。堅持開展脫葉劑施用技術區域調查試驗,制定不同區域機采優良品種、栽培模式和脫葉劑施用技術的科學配套方案。
(五)以籽棉質量管控為重點,加快提升采收、打模、拉運作業機械化水平。加強采收、打模、拉運環節機械作業質量管理,是控制籽棉水雜含量、降低異性纖維混入和提高籽棉質量的有效途徑。一要嚴格執行籽棉“四分”管理制度。分品種采收、分品種和采收時間堆垛、分等定級、分批次軋花。二要嚴格執行機采作業技術規程。機采作業時的籽棉含水率不高于12%,采凈率不高于95%,籽棉含雜率不高于12%。要始終保持采棉機各關鍵部位的清潔,確保安全作業。三要加強打模運模管理。嚴格執行打模籽棉的含水標準和有效儲存時間,防止籽棉發生霉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異性纖維混入棉模。鼓勵推廣使用打模和運模的專用技術裝備,合理配備采棉機、打模機和運模車,提高籽棉運輸和堆場機械化水平。四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采棉機、拉運車、棉模運輸車的作業準入證制度和操作人員培訓、上崗證制度。
(六)加快軋花廠技術改造,提高清理加工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以“提質增效、節能降耗”為目標,加快推進棉花清理加工生產線的升級改造步伐,重點推廣在線異性纖維清理、堆場籽棉自動喂入等技術,最大限度減少異性纖維的混入,提高加工線生產效率。加快裝備高效、可靠的棉包自動化捆扎和刷嘜技術,降低棉包崩包率和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信息傳遞失真,提高打包機生產效率。加快推廣示范團場棉花在線質量檢測監控技術,提高加工生產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切實加強軋花廠的管理工作,加強設備檢修和質量管控。在保證棉纖維長度、降低短絨率、雜質和棉結數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工藝參數,避免過度清雜,減少棉花固有品質的損失。以提高軋工質量為導向,改進軋花廠現行的計件考核,實行質量產量并重、以質量為主的質量效益型工資考核辦法。適應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抓緊培養和穩定一支高素質的棉花加工技術隊伍。
(七)加強殘膜治理,推廣標準厚膜和降解膜。加大機采前殘膜清理力度,重點清理地頭地邊和掛枝殘膜,盡最大努力減少殘膜混入機采棉。加大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力度,積極推廣殘膜綜合利用技術。開展可降解地膜的示范工作,研究掌握降解地膜殘留物對土壤的污染情況,篩選適合本區域的降解地膜,為推廣應用可降解地膜提供科學依據。從20xx年起,地膜棉種植一律不得使用厚度小于0.01mm的地膜,力爭兩年內兵團地膜栽培全面使用標準厚膜。
四、 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棉花全程質量管理,是提升兵團棉花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是確保兵團棉花產業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事關團場增效、職工增收,事關兵團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全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對棉花質量下降和市場形勢變化的挑戰,兵團各級務必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市場意識,切實增強抓好棉花質量管控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兵團各級黨政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把加強棉花質量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相關部門和植棉師、團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兵、師農業、發改、財務、質監、工信、科技、供銷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提升棉花質量的要求,制定實施具體的分工負責工作方案,全力開展好棉花質量管控工作,切實加大政策、資金和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要加強宣傳工作,深入宣傳國家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兵團棉花生產和銷售形勢,營造加強棉花質量管理的良好氛圍。
(二)實行全程質量管控,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兵、師農業、質監、發改、工信、供銷等部門要協同配合,盡快制定相關配套技術規程和質量管理辦法,推行標準化生產,切實抓好棉花良種、生產栽培、機械采收、清理加工、殘膜治理、質量檢驗、市場營銷等環節的全程質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師、團場質量檢測和追溯體系,配齊檢測儀器設備和檢驗人員,建立棉花品級實物標準樣本庫,加強質量監測和管控工作。加強督促檢查,成立兵團加強棉花質量管理督導工作組,組織開展棉花生產各環節質量抽檢、信息服務和督促整改工作。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棉花質量高于兵團任務目標水平的植棉師、團予以表彰獎勵,對棉花質量低于兵團任務目標水平的師、團進行責任追究。
(三)突出關鍵環節,加大支持力度。從影響棉花質量的各環節入手,抓住關鍵,重點突破。從20xx年開始,嚴格按照確定的主栽品種比例落實良種補貼政策資金,實行以師為單位的集中統一供種。按照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的要求,兵團對脫葉劑實行統一采購、集中配送,逐步擴大棉花生產投入品統一采供的范圍。利用國家優質商品棉基地建設等有關資金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力支持脫葉劑噴施機具改制和機采棉清理加工生產線的技術工藝改造。在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的同時,兵團、各師整合涉農資金,對推廣殘膜機械化回收技術和使用標準厚膜進行補貼。對不按規定使用標準厚膜的團場和職工,取消其相關的農業政策補貼。支持機采棉加工廠提質增效、節本降耗,強化全面質量管理,對全兵團軋工質量和效率排序前20位的加工廠予以表彰獎勵,對軋工質量差的單位要給予通報批評。
(四)強化科技支撐,增強服務能力。建立完善以科研院所和兵、師、團三級農業技術推廣站為主體的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體系,不斷提升兵團棉花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推廣能力。組織實施棉花質量重大攻關專項,對影響棉花質量的關鍵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重點攻關,強力突破。依托種業龍頭企業,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加強棉花優良品種育繁推體系建設,培育推廣機采優良品種,確保優良品種全覆蓋。建立完善兵團棉花信息服務體系,研究分析棉花供求形勢及價格變化趨勢,為兵團棉花產業發展提供科技信息、市場信息和輔助決策信息,增強兵團棉花產業的市場適應能力。成立南北疆棉花專家組,為棉花產業各環節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
兵團各有關部門和各植棉師要按照加強棉花全程質量管控的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落實方案和具體實施辦法。
新疆呼圖壁縣發放棉花目標價改補貼資金3560.81萬
4月28日,從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財政局獲悉,截至目前,呼圖壁縣已兌付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資金,3560.81萬元,補貼1603戶。
呼圖壁縣財政局局長葛澤豹說:“此次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發放工作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將種植戶補貼面積、補貼資金分村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經過申報、審核、造冊、公示、發放等一系列程序,完成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發放工作。”
據了解,截止20xx年10月31日24點,呼圖壁縣籽棉產量7215.78噸,收到上級撥付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資金3573.90萬元,補貼標準為每公斤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