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風險防范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校園安全風險防范培訓個人心得體會 篇1
安全對于每個人來說既是非常重要卻又容易令人忽視,安全顧名思義,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就是要以人為本,就是要愛護和保護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從其他角度上來講,安全不僅是牽扯到自己也牽扯到別人。而且還會危及到其他人,自己出了事會抱憾終身。由于自己的失誤而導致其他人的生命受到傷害或者死亡,說嚴重點這就是犯罪,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從道德上來講的話,你自己的心理也會感到不安,感到愧疚的。
通過學習,現體會如下:
一是,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每次事故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我們從事故的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切斷事故發生的條件,這樣我們就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這樣就需要企業建立安全事故數據庫,對各類安全事故進行分析總結,舉一反三,將他人的.事故作為我們的事故,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事故發生。
二是,各級管理層對各自的安全直接負責。安全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必須建立一把手的負責制度,獎罰分明,他必須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這樣就會給他們足夠的壓力和動力。
三是,所有安全操作隱患是可以控制的。每種設備都有其操作規程,違反了其操作規程就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壞甚至發生安全事故,也就是發生了違章行為。因此,在操作中必須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規程不能是一紙空文,必須有監督機制使其貫徹實施。
四是,員工必須接受嚴格的安全培訓。安全培訓是使員工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的重要途徑,首先你要讓你的員工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不安全的,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我怎么做企業才會對我認可,怎么做會危害企業的安全生產。
五是,發現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更正。經過安全檢查后發現了問題后必須及時整改,降低其演變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發現了安全隱患不去整改,那么,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浪費人力物力去檢查。所以安全隱患的整改必須及時徹底。
校園安全風險防范培訓個人心得體會 篇2
國土資源局例行督察心得體會按照北京督察局土地例行督察工作總體要求,20__年3月23日開始對北京市豐臺區進行例行督察。作為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名普通工作者,我很有幸參加了此次例行督察工作。屈指算來,我們已經工作了20多天,在這段時間的工作中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作為第一次參加例行督察工作的我都有很多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下面談一下我的感受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土地例行督察工作的必要性
土地例行督察工作是土地督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批、供、用、補、查”等方法和手段對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和核查,土地例行督察工作是發現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最全面、最深入掌握地方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情況的方式之一。記得北京督察局蔡可軍專員在北京市豐臺區例行督察動員講話中曾形象的比喻“土地例行督察是對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全面體檢”,這個比喻形象而又深刻的反應了土地例行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市,20__年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對我市進行了土地例行督察工作,通過對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全面督查和落實整改意見等工作,從根本上提高了政府和市、縣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嚴格執行各項土地政策的意識和能力,特別是市政府各級領導依法依規用地的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受到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二、工作中的感受和想法
(一)嚴謹的工作作風
土地例行督察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該項工作的專業性、嚴肅性。因為是對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全面核查,因此業務范圍涉及土地征轉、土地供應、地籍管理、土地登記、執法檢查等各個層次和方面,因此對督察參加人的業務素質和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因抽調的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側重點為不同的各個方面,所以很難對所涉及的各方面都有全面的掌握。因此工作開始之初,蔡可軍專員、韓瓊處長、張靖和馬曙光兩位主任有針對性的對參加督察人員進行了培訓指導,另外將督察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做到了工作中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在開展具體的每項工作之前都先進行溝通,研究具體的問題;工作中所有人員密切配合,認真研究,蔡專員、韓處長也親自參加到工作中,經常對所有人員的各項專項工作審核情況進行核查,對存在的問題能做到及時指出、使我們及時改正;每一專項工作結束前,都組織召開情況匯總分析會,所有人員對問題進行總結、歸納、梳理。感觸最深的是在圖斑核查中,蔡專員、韓處長都親自帶頭,深入到小組中,與我們一起認真核對每一個圖斑,準確掌握每一個圖斑的位置、變化情況,一天下來我們都跑的腰酸背痛,而蔡專員、韓處長還要掌握各組情況、安排布置其他工作,在領導認真、嚴謹工作作風的帶動下,我們的工作積極性也都有了顯著提高,利用四天時間圓滿完成了300多個圖斑的外業核查任務。
(二)精細的工作管理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也能反映工作的好壞。參加此次例行督察工作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督察局幾位領導工作認真,從各個細微的工作入手,充分謀劃、統籌安排,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階段性成果。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件事:第一件就是小組組建之初,蔡專員、韓瓊處長親自組織召開了臨時黨支部、臨時團支部的成立大會,確定了兩個支部的支部委員和人員分工,雖然是臨時抽調的短短一兩個月,但使所有黨、團員都能時時處在各自的組織中,能用組織的紀律和要求時時嚴格要求自己,而且還安排了很多具體的活動內容。第二件事就是學習韋壽增先進事跡的活動,按照統一安排,我們國土系統開展了學習韋壽增先進事跡的活動。接到通知后蔡專員親自收集相關材料,并親自組織大家學習,在學習了韋壽增先進事跡后,蔡專員又結合現在的工作談了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并對我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使這項學習活動受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第三件是我們抽調的人員來自華北五省,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局里幾位領導在每次吃飯中都征求每個人的意見,盡量安排適合所有人口味的飯菜,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好、休息好。雖然是看似普通的幾件小事,但通過這幾件小事可以充分反映出督察局工作的認真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幾件小事可以以小見大反應出督察局整體的工作風貌。
(三)精湛的業務素質和不斷學習的工作態度
督察組抽調的十幾位同志工作上各有專長,但是因為該項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因此大家都能取長補短、不斷學習。既都能學習掌握各相關法律法
工作還在繼續,目前北京市豐臺區的土地例行督查工作已接近尾聲,我們為參加督察這一光榮而又神圣的工作而感到自豪。“敢于自查,敢于得罪人、不怕碰硬”是例行督察的工作精神,我想也是我們各項工作中都應堅持的基本原則,是我們參加這一工作獲得的寶貴的人生財富。
校園安全風險防范培訓個人心得體會 篇3
__年12月21日至28日,在__市__新區教體局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我們一行76人從__新區出發赴北京師范大學進行為期7天的培訓學習。在這短暫的幾天時間里,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先后對北師大、北京市十二中、北京府學胡同小學進行了參觀學習,期間觀摩了課堂教學并與授課教師交流互動,聽了學校領導關于學校建設的專題匯報。學習結束,盡是滿滿的收獲,在收獲之余,也頗有感慨!很慶幸自己能有這次培訓學習機會,并在這次學習中切實受到了教育,很受啟發,很受感動,當然這一切與教體局和學校領導的精心安排是分不開的。可以說,這次培訓學習將終身難忘!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對我的外出學習進行總結:
一、 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家引領,自我提升
這次培訓學習,每一天安排都是充實的。我深知這次機會難得,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全身心投入,沒有絲毫懈怠。爭取讓自己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學到更多的先進理念,感悟并進行思考。
22上午我們聆聽了袁志勇的《論有效教學法》,他給我們闡述了直面教育的復雜性,并對直面教育的復雜性分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通過小故事并加上幽默風趣的語言,使袁教授的課格外生動活潑,我們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并受到啟發。
23日晚上聽了周業虹老師的《基于教學研究的說課技巧》,她對說課的產生、內容、說課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做說課PPT都做了詳盡的解說,難得是她依據實例,按說課要求,以說課者身份從上場問好簡介、說課整個過程及下場做了一個立體直觀的現場模擬,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體驗一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完美融合。
24日我們聆聽了北京市十一學校的楊宏麗老師的《找準教育教學的落點》,分析了當前教育現狀:老師迷失了,在思想中,在評價中,根深蒂固的事什么?--依舊是成績;教育,迷失了—物化了的教育。總結出我們的教育要找到落點,落點是什么?--人。表明教育要以人和自由為出發點,教育要從人之為人的最根本點出發。只有關注人的心靈和理想,才能生發出健全、靈魂豐富的人。并通過實例對課外活動進行設計,讓學生按自己的方式和感受去行走并記錄生活。
25日我們聆聽了北京教科院吳正憲教授的《做一名好老師路在何方》,吳教授是數學界大咖,太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學習的。提出在育人過程中要保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要保護學生好奇心,在交往過程中要尊重個性、真誠交流,在成長過程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以此得出:有教無類是大愛,因材施教是智慧。在此過程中并以教學案例《圓的周長》為例,同課異構,提出數學教學要求真、求實,要學會老實做人,踏實做事,人課合一才是最完美的課堂。最后對老師們提出的困惑進行一一解答,要求在教學中要順學生思維而道,讀懂學生,關注學生,關注數學本質。
26日上午聆聽北京101學校長程翔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講解為什么要導入,導入的意義及導入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第一次明白職業倦怠是因為沒有職業覺醒,這是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提出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最近發展區,學生學習不同學科,讓學生能有不同的邏輯思維能力,聽不同學科的課,讓老師能有不同解決方法的能力。并在教學設計及提問設計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讀,最后要求教師要有應變能力并轉變為一種藝術。
26日下午學習汪志廣的《走向新常態的學生管理》,他提出要保護學生隱私權,舉例說明,真實有趣,在幽默風趣中體會真知。學生管理要講求三原則,且要建三個庫,信任不等于放任,教育不是適應,是引領,對于差生要學會等待,不要制造分數下的歧視,要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同時要教育孩子接受不完美的父母,學會懲罰,不要把學生的問題變成老師的問題,與學生同成長。
26日晚上,聆聽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萬平老師的《教育,是溫暖的》,首先通過繪本引出,一個點,是起始,也是終點,看似偶然的一個點,確是兒童成長的開始,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把握關鍵點,可能不經意的一個點就成就了孩子的人生。隨后通過自己的實際教學,對學困生“小厚”一點一滴的付出,歷經一次次考驗,不放棄,不拋棄,最終使孩子在合作、交往、學習自理、身體協調等方面都有顯著提高。這個過程考驗著老師的愛心、耐心、慧心、恒心,只要不放棄,就會有收獲,甚至柳暗花明。教育就是激活孩子有價值的動力。
27日上午聆聽鮑傳友的《教師專業發展及其生涯規劃》,他提出新時期的老師一要提高素質,二要提高專業,教育要分6步實施,發現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變成小孩,最后才可能教育小孩。他提出了課程整合,這一點我比較感興趣,目前這塊有的地方在做,且有不俗的效果。這點應該是我們下一步需要去研究和探索實踐的,也是需要下大功夫來做的。先做初步思考,梳理之后可進行實踐操作。
二、 課堂教學學習:師生互動,碰撞火花
23日上午參觀學習了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聆聽了校長關于學校整體教學和下一步學校規劃的匯報,隨后聽了初中組的語文課。下午去北京府學胡同小學聽了三年級的語文公開課,參觀了府學小學。不管是初中還是小學,這些老師都體現了一點:扎實的基本功。
不論從教材內容選擇,還是教學設計,都做了精心的準備,環環相扣,相得益彰。課堂評價恰如其分,并具有藝術性,在保護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課堂上,學生井然有序,回答問題積極有禮貌,啟發式教學挖掘課堂深層次的內容,教師語言得體,溫暖有心,以朋友的心態進行互動和學習,常常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場面。最后北京教育學院的專家講評,更讓我深受啟發,從對課的導入、過程、延伸等方面做了點評,在她的點撥下,我有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的感覺,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讓我對教育教學有了一份敬畏之心,也許從此刻開始,我的教學之路才正式開始。
三、 培訓學習反思:教育無止境,且教且學習
各位專家的培訓讓我在學習之余,也常引起自己的反思,通過交流,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期間多看、多聽、多問、多思,積極向優秀教師學習,認真聆聽各位專家先進教育理念,汲取知識,為我所用。
短暫的學習,豐碩的收獲。教育無止境,且教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