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安全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地鐵安全心得體會 篇1
按照乘務中心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的部署與要求,開展了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通過利用班前會和其他各種會議組織職工和黨員干部共同學習大討論活動文件和進行專題討論、整改,使得我隊的安全現狀明顯得到改善,職工的安全意識也較以往有所提高,“違章”行徑也明顯減少,使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果,F將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各階段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學習,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基礎工作
為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第一階段的宣傳學習工作,我隊自接到礦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的通知后,就召開班子成員和班組長會議,商討大討論活動方案。在每天充分利用班前班后學習礦大討論活動文件和集團公司領導1月14日在鶴煤公司安全緊急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以及各項集團公司的安全生產文件精神,不斷強化職工的理論頭腦,教育職工真正樹立起遵章守紀、杜絕“三違”的思想,在全隊干部職工中營造出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
二、認真搞好專題大討論工作,糾查自身施工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在安全生產大討論第二階段專題討論活動上,我們隊以“從零開始,向零奮斗”等安全理念為出發點,圍繞如何搞好本單位安全生產和糾查影響施工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為線索,全隊職工干部互動發言,談感想、談體會,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安全生產中來。
在認真吸取每個職工的意見后,隊里領導干部召開班子成員討論會,重點圍繞如何轉變作風,做好安全管理、技術管理工作等問題上暢所欲言,認真剖析自己,查找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進一步增強干工作的干勁和責任心,真正的實現集團公司“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理念。
三、嚴格落實問題整改,認真撰寫大討論心得體會
針對職工專題討論階段反映的問題和不安全因素,隊里做了詳細記錄,并嚴格落實問題整改,要求問題整改后,有人監督、落實,徹底的把問題解決掉,把隱患消除掉。與此同時,隊里按照大討論的部署,要求每個職工撰寫了心得體會,努力轉變職工那種“干煤礦不可能不死人”的舊觀念,樹立“從零開始,向零奮斗”、“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理念,變事后查處為超前防范。
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的開展,打開了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使全隊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讓我們看到了安全形勢的不斷好轉,也為職工參與到運營中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我相信,只要我們契而不舍的努力,一定能夠把安全運營搞好。
針對近期的運營事故班組開會認真分析原因,教育全員學習。做到別人犯的錯誤以后自己不再犯。有時候,把握好一件小事、一個細節,可以收獲一筆財富;相反,一件小事、一個細節的疏忽,足以讓人葬送一生的幸福,甚至會失去寶貴的生命。
面對安全運營的各項工作,繁重任務和嚴峻形勢,作為一名乘務員深感責任重大,我本人首先必須接受安全培訓,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術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多看,細問,勤學習。
其次,認真執行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熟悉各項操作規程,駕駛員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和操作規程,照章作業。
第三,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明確自己的責任,增強安全意識,做到,嚴把安全關,堅決杜絕和嚴厲制止違章操作,也要拒絕執行違章命令,積極消除隱患,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總之,以不變的高素質應對萬變的事故。
當你違章作業之際,就是你災難來臨之時;愚者以流血換取教訓,智者以教訓制止流血。發生在身邊的種種事故案例使我更深刻地意識到:安全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決不能掉以輕心,安全與事故常常僅在一念之差。
在平時班組組織的學習過程中自己要多問,多看,多練習。在平時工作中要認真負責。早班出勤不遲到認真巡視車輛。杜絕帶故障出庫上線運行。運營工作中精神集中,不想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公司百日安全大檢查活動的主題,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讓我們認識到每天都是安全工作日。所以我要認真學習其內容。對乘務中心每次出的手帳要求要認真學習。不會不懂及時像帶班主任請教。要嚴格要求自己。把安全運營工作放在第一位。
針對近期的運營事故我總結到。一切的事故來源于麻痹大意的思想,來源于違章違紀的發生。安全是最大的受益者。無視安全生產就等于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規章制度都是前人用獻血和生命所譜寫,任何人沒有必要在用自己的生命去驗證。所以我要
認真吸取以往的教訓,努力提高自己。為安全運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鐵安全心得體會 篇2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機動車迅速增加,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各大城市紛紛投入巨資建設軌道交通系統。到“十五”末,已經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10個城市建成了地鐵,通車總里程達到400多公里。此外,還有30多個城市在規劃中提出了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計劃,預計屆時全國地鐵通車總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與此同時,如何保證地鐵安全地運行已成為各級管理部門必須面對的問題。地鐵安全是個大問題2月18日發生在韓國大邱市的地鐵縱火案,至今還讓不少人心有余悸。
當時發生的火災雖然是人為縱火,但同時也暴露出應急安全設施準備不足、安全設備無法在應急狀態下全面啟動等地鐵建設中的安全問題。據韓國媒體報道,大邱市地鐵1997年開通時采用的有關防火安全的標準,還是上個世紀70年代韓國首次開通地鐵時的標準。這次火災的發生,引起了很多人對地鐵安全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我國地鐵尚處于快速發展的初期,盡快建立健全地鐵建設從規劃設計到運營管理的全程安全評估標準,特別是對地鐵建設中消防、安檢、監控、疏散等建設的安全評價,十分有必要。地鐵在具有運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優點的同時,也因為其特有的運行特點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首先,地鐵是在地下封閉的空間中運行的,通風條件比較差,一旦發生事故,疏散起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事故發生在地鐵車輛進站后,疏散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在地鐵隧道中發生,后果不堪設想。其次,地鐵列車一般載客量比較大,是一個人員高度密集的公共場所。而且地鐵乘客來源又比較復雜,同時地鐵作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像火車、飛機那樣事先嚴格、細致地對乘客進行安全檢查。因此其安全隱患要高于火車、飛機。
此外,引發地鐵安全隱患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人流量過多造成呼吸道疾病大面積傳播。由于地鐵車廂相對封閉,空氣流通受到限制,加上缺乏陽光照射、客流量大,使地鐵成為傳染性疾病的易發區。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環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獻指出:室內空氣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為2至5倍,極端情況下,可超過100倍。作為更封閉的地鐵站和地鐵車廂,其空氣污染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安全運營標準尚不完善近年來,我國各地地鐵運營公司也開始重視地鐵的.安全問題,但是經常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規范。據北京市地下鐵道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蔣玉琨介紹,和地鐵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國家地鐵安全運營管理經驗還很不足,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第一是技術標準不夠完善,依法建設和運營的規范不夠。
第二是早期建設水平較低,達不到現在要求的標準。如北京地鐵一號線是在七十年代期間開工建設的,資金投入和當時的技術條件決定了結果就是那樣,現在改造起來難度比較大;
比如,想在其站臺上安裝保護乘客安全的屏蔽門就比較困難。第三是安全設施不夠完善。為盡量保證地鐵運行安全,我國各地也曾相繼出臺了一些有關運營安全的規范。深圳市于7月發布并實施了《深圳市地下鐵道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在安全方面規定了地鐵公司可以在地鐵車站或通風口附近采取技術保護措施,地鐵工程建設沿線有關單位應服從并予以配合。北京市于6月開始實施的《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就安全運營管理問題作出了規定,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制定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服務標準,運營單位應當按照服務標準的要求,安全運送乘客。上海市于12月1日頒布實施《上海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規定》,這是一部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它規定,軌道交通列車因故晚點15分鐘,運營單位要立即向市交通局總值班室匯報并采取應急方案;
遇到突發災害、恐怖活動并危及運營安全時,運營方可停止部分區段或者全線的運營并報告交通局,并且立即向社會公告。
可以看出,各城市對于軌道交通安全問題的規定并不統一,有些只是做了一個籠統的責任規定,并沒有具體實施細則。從全國范圍來講,更沒有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安全評價體系。急需建立完善的安全機制從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動因來看,其首要的經營目標是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便捷、準時的公共交通服務。因此,安全是發展軌道交通要保證的首要基本條件。美國自上個世紀50年代起,將重大安全事故的安全評價標準從高危行業引入軌道交通,建立了軌道交通的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及專項評價四類評價標準;
英國則把鐵路安全評價系統引入軌道交通,把所有的風險分為三個等級進行區別對待;
我國香港的地鐵也有自己的安全評價制度。“實踐出真知”,他們的安全評價標準都是從經年累月的安全統計數據中得出的,從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路段、原因等方面系統、細致地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預防、檢查、處理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生事故,都能以最快、最穩妥的方式保護乘客的安全,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地鐵安全心得體會 篇3
今天中午,小珍珍同學做完作業后,拿出自己攜帶的礦泉水喝起來。不一會兒,一瓶水就被她“咕咚”“咕咚”喝光了,她慢慢走到窗口,把手中看似很輕的瓶子使勁地扔了出去。
教室里的所有同學都親眼看見了這一幕,大家心里一驚,真心為她捏了一把汗:萬一砸到人怎么辦?還好老師當時沒在,小珍珍一臉的不屑一顧,大家回頭一想,應該不會那么巧吧!應該沒有啥事情吧?可是結果卻恰恰印證了我們最開始的擔憂,小珍珍同學隨意扔下的瓶子正好擊中一名行人的頭部,幸好在四樓,瓶子是空的,行人雖沒受傷,但是很生氣!他怒氣沖沖地找上門來興師問罪,小珍珍同學嚇壞了。
不一會兒,老師表情嚴肅地走了進來,帶著憤怒的語氣問:“剛才是誰把一個瓶子扔了下去的?”我們異口同聲地說是小珍珍同學扔的。此時的小珍珍再也沒有扔瓶子時那種無所謂的狀態,她耷拉著腦袋,等待著老師的狂風暴雨。
“我告訴你們,我這兒有監控,你們的一舉一動,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你們千萬不要以為一個礦泉水瓶子很輕,它從高空落下的威力卻是巨大的。據說有一個住在廣東省的小男孩家住在二十幾樓,就是因為小男孩吃了幾口蘋果,沒吃完,把這個蘋果從二十幾樓扔了下去,結果正好砸到了一個行人的后腦勺,這個行人立刻倒地身亡了。受地球引力和慣性的影響,高空拋物就算再小的一個東西瞬間它的重量就會增加幾百上千倍。一只小鳥為什么能把一架正常飛行的飛機擊落,就是這個道理!”老師義正辭嚴又不失耐心地跟我們講解著。
聽了老師的話,我心想,原來高空拋物這么可怕!以后,我可不能像小珍珍同學那樣,不然不僅僅是挨老師批評,還有可能讓別人失去一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