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報告
導語: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采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使生產過程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下進行,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以下是第一范文網整理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報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嚴格國慶節后的煤礦復產驗收,嚴防節后煤礦事故反彈
(一)煤礦企業必須制定具體的停產復工方案。各煤礦企業要全面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認真抓好復產復工前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特別是送電、供電和專業隊伍排放瓦斯等安全技術措施。只有在各類安全隱患整改到位、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全面落實的條件下,再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申請復產復工驗收。
(二)地方政府及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抓好對停產停工煤礦的復產驗收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制定驗收方案、程序和標準,抓好節后煤礦復產驗收工作是確保四季度和全年煤礦安全工作的關鍵。復產驗收要堅持“誰驗收、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對驗收不合格的煤礦、堅決不予復產,做到驗收合格一處、恢復生產一處。對證照到期礦井、有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未消除的礦井、有安全生產條件缺陷的礦井以及已經公告關閉的礦井,一律不得恢復生產。
(三)各煤監分局要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好復產片區的安全生產會議,要把停工后復產的礦井作為監察重點。切實加強對井下作業現場的檢查,尤其是通風系統和瓦斯管理的督查,對未經驗收或驗收把關不嚴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要立即責令停工停產,經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重新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復產。
(四)組織開展對節后煤礦復產驗收工作督查。各產煤市(州)要組織對所轄區域產煤縣(市、區)復產工作進行督查,省安監局(xx煤監局)組織督查組對重點產煤市(州)煤礦節后復產情況進行督查(附督查安排)。
二、認真開展煤礦瓦斯治理、切實加強“一通三防”工作
(一)各煤礦企業要深刻吸取河南平頂山市新華四礦“9.8”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我省今年發生的多起較大瓦斯事故教訓,認真按照《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446號)和《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規定,開展一次“一通三防”隱患大排查,重點檢查采掘部署是否合理,通風系統是否完善,通風瓦斯管理是否到位。對查出的隱患要制定詳細的整改計劃,落實責任、資金、措施、時限,同時制定應急預案。整改隱患時,要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嚴防事故發生。
(二)切實加強煤礦現場管理。礦井通風系統不可靠,局部通風管理不到位,瓦斯監控系統運行不正常,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開采突出煤層的礦井未建立固定瓦斯抽采系統和落實“四位一體”防突措施的一律不得組織生產。對高瓦斯礦井無專用回風井的,各地還應立即逐一清理并責令煤礦企業限期整改達到要求,所有高瓦斯礦井在201x年底前,必須具備專用回風井系統。
(三)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今年9月份在江西南昌召開的全國煤礦瓦斯防治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煤礦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凡開采突出煤層的礦井,必須按規定在20xx年底之前開展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或申請戴帽,逾期未完成的,要責令煤礦停產整頓。高瓦斯礦井應上未上瓦斯抽采系統的,一律不得恢復生產。
(四)各煤監分局要結合全年的“三項監察”計劃和6月份我省開展的異地集中交叉監察、7月份開展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檢查、9月份開展的“迎國慶、保安全”煤礦安全大檢查活動查出的“一通三防”帶傾向性的問題,會同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部門開展一次“一通三防”專項監察,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仍然生產的礦井要予以重處。
(五)切實抓好煤礦瓦斯治理示范體系“雙百工程”示范建設。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系示范工程建設的通知》(安委辦[20xx]2號)精神,按照《xx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瓦斯治理示范工作體系示范建設的意見》(川安辦[20xx]32號)的具體安排,落實專職機構和人員抓好示范建設工程。特別是古藺縣、筠連縣、江安縣、滎經縣、宣漢縣5個瓦斯治理示范縣和魯班山北礦等示范礦井必須加快進度,確保20xx年完成建設任務。各有關產煤市縣要在12月初組織對今年達標的示范縣和示范礦井的初步驗收,并將情況報省安辦,省安監局(xx煤監局)將于12月下旬組織驗收,明年1月迎接國家安監總局和國家煤監局的驗收。
三、加大煤礦整頓關閉力度,加快資源整合的進度
對今年我省下達的已經公告關閉的礦井,地方政府及煤礦安全責任部門要高度重視,必須在年底前按照關閉標準關實、關死、不留后患,堅決防止礦井拖延關閉和逃避關閉行為,堅決打擊關閉前的違法突擊生產。要按照“先關閉、后整合”的原則,規范進入整合程序,嚴禁借整合之名行生產之實,嚴禁邊技改邊生產。對納入資源整合和改擴建礦井,地方政府要派駐礦安監員務必要盯死、盯牢,防止違規組織生產。要進一步健全聯合執法和共同執法機制,落實責任和措施,組織開展打擊煤礦非法開采、違法生產的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打擊假整合真生產、私挖亂采、超層越界、關閉礦井死灰復燃等違法行為。
四、各地應切實抓好高全高效礦井的建設工作
按去年8月內江現場會確定的首批36個示范礦井及今年省安辦《關于進一步抓好煤礦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工作的通知》(川安辦[200]43號)確定的201處建設礦井名單,逐礦落實建設方案,強力推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工作。省安辦將于12月對此項工作組織專項檢查,并將建設情況進行通報。
五、加大監管監察執法力度,嚴厲查處事故,從嚴查處煤礦違法行為
要嚴格執行《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嚴格煤礦事故查處。對瞞報、謊報、遲報事故的單位和責任人員要從嚴查處,要嚴格煤礦事故責任追究。對四季度內發生一般死亡事故的礦井,除給予經濟處罰外,并責令停產整頓1個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的礦井,除按經濟頂格處罰外,還要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經過專項評價,并責令煤礦停產整頓3個月以上,情況嚴重的,要提請地方人民政府予以關閉。
對煤礦存在超通風能力、超定員、超強度生產和瓦斯超限作業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未依照規定實施防突措施的;礦井通風系統不完善、不穩定、不可靠的;礦井未建立安全監控系統或者監控系統運行不正常的;高瓦斯礦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統或者抽采系統運行不正常的;有嚴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超層越界開采的;新建、改建、擴改以及資源整合礦井安全設施未經過煤礦安全監察機構驗收擅自生產的,以及違反建設程序、未經核準(審批)的;礦井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照到期未按規定延續的;高瓦斯及煤層有自燃發火傾向性的礦井采用前進式采煤方法開采的;未配齊特種作業人員或未經培訓合格上崗等重大違法行為,要按照《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446號)規定,從嚴下達行政指令、從嚴實施行政處罰、從嚴責令停產整頓、從嚴追究有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