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貼近群眾的思想匯報
尊敬的黨組織: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都渴望愛與關懷,每個人都有追尋親情之外友情溫暖的權利和自由。交友本是一件普通不過的事,但是作為領導干部,交友也是折射價值觀的一面鏡子。
“求”交友,用心良苦。有些領導干部,他們挖空心思想盡辦法,與權貴交朋友,和上級交朋友,利用交友為自己的升遷搭橋鋪路。他們將交友當做一種博弈,一場仕途的博弈,他們眼里的朋友是有價值的,甚至有“價碼”可循,職位越高的“朋友”,結交的“代價”也就越高,可能撈取的“回報”也就越大。
“被”交友,迫不得已。有些干部一旦升到領導崗位,手中有了“權力”,那些有相關利益訴求的人便蜂擁而至,套關系拉近乎,表面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實則是自甘“淪陷”樂在其中。他們在工作上可以相互“幫助”共同“進步”,他們在生活中更是來往密切關系非常。這樣的友誼是“雙贏”的,他們為“朋友”謀取了利益,同樣也從“朋友”那得到了“好處”,卻唯獨玷污了黨紀尊嚴和人民利益。
“圈”朋友,路路暢通。還有一種領導,善于廣交友,圈地般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他們將交友視為一種投資,一種鞏固勢力擴充能量的投資,他們以“多個朋友多條路”為人生信仰,認為朋友多了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利益捆綁,堅信朋友多了路好走事好辦,事事可投機取巧以小謀大,處處能抄近路走小道捷足先登。
上面的這些其實不是交朋友,是在結交利益,他們妄圖通過“交友”暢通升遷捷徑,謀取不當得利,滿足個人私欲,他們在“交友”的同時,忘記了自己的職責,辜負了黨的培養和人民的企望,將自己一步步推向罪惡的欲望深淵。
作為黨的干部,應該善交友,多交良友益友,純潔朋友圈,作為人民公仆,更應與群眾為伍,多交基層朋友,“查民情、聽民意,謀發展、思長遠”,千萬不可讓“利益”二字阻斷了和人民的魚水情。
最近,我拜讀了金一南教授所寫的《苦難輝煌》,讀完之后,感覺受益匪淺,頗受啟發。歷史烽煙中,崢嶸歲月里,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在探求救國救民、民族獨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經歷了無數的磨難與困苦、挫折與失敗后的勇往直前、百折不饒,讀完全書,那一個個鮮活的身影仿佛出現在眼前,讓我感受到信仰的無窮力量。
后來,我又看了12集紀律片《苦難輝煌》,金教授常常說:那是個苦難的時代,但是苦難后就是輝煌。群眾路線就是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堅強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才是推動歷史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戰勝民國政府,取得國家的領導權,是因為當時中國共產黨雄厚的群眾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民國政府反動派的失敗,絕不是偶然的。與其說這是歷史選擇的結果,勿寧說這是人民選擇的結果。因為人民是創造歷史、推動歷史、書寫歷史的真正主人。中國共產黨能夠發展壯大,從各種政治力量中脫穎而出,體現了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能夠糾正自身錯誤而不斷進步,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領導核心,更是體現了人民的選擇。
當前,我們多的了勝利,我們成為了執政者,但是,我們也必須時刻牢記群眾路線不動搖,只有時刻堅持群眾路線,才能得到群眾支持,才能得到群眾擁戴。歷朝歷代,古往今來的無數事實充分證明:“得民者心者得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存在與發展取決于人心所向,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就必然垮臺。
匯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