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思想匯報:雷厲風行破“四風”
尊敬的黨組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
領導干部下基層,進農村,走進群眾,目的是親近群眾、了解群眾,為民解憂,預防腐敗。事實上,群眾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是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如果“四風”問題不解決好,不僅“為民解憂”成為空話,更讓群眾“希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高”,失信于群眾會讓政府公信度大打折扣,群眾與領導干部距離漸遠,談得熱火朝天的“群眾路線”也將以失敗告終。
破“形式主義”:用實際工作代替高喊口號;用雷厲風行代替虛張聲勢;用表里如一代替表面文章。群眾路線,要實實在在服務群眾、解決問題,不是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實際問題一個也解決不了;也不是為追求政績,搞“形象工程”、“參觀工程”,搞數字游戲,搞出一個地方的浮夸風。群眾路線得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破“官僚主義”:要深入群眾切莫高高在上;要講百姓的話切莫講官話;要腳踏實地切莫老于世故。并不是“官”越做越大,脾氣就該越來越壞,生活要求就該越來越高,房子就該越大越好,裝飾就該越貴越好,供應就該越多越好。脫離群眾,不關心群眾利益,做官當老爺的領導作風只會毀了整個國家。列寧曾尖銳地指出:“我們內部最可惡的敵人就是官僚主義”、“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
破“享樂主義”:要艱苦奮斗不要貪圖享樂;要廉潔自律不要以權謀私。享樂主義就像房梁中的蛀蟲,會不斷侵蝕整座房子,導致房屋倒塌。國家領導干部在貪圖享樂的時候,多少百姓正在受苦;國家領導干部在用公款吃喝玩樂的時候,國家卻遭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國家領導干部在用公款講排場、比闊氣、有面子的時候,國家形象卻給毀了。
破“奢靡之風”: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要提升修養不要腐化變質。歷史上因奢靡而亡國喪身或被趕下臺的統治者不勝枚舉。堯的兒子丹朱,是有記載的奢靡第一人。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他不但活著要奢華,死后也不甘寂寞。看那出土的兵馬俑的陣勢,就知道他身前身后的腐化墮落。奢靡,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思想意識。要改改窮奢極欲,過分享受的生活方式;要改改腐朽沒落、萎靡頹廢的人生態度。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只有解決了“四風”問題,群眾路線才能取得最終成功。
匯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