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黨性修養鍛煉總結(精選3篇)
如何加強黨性修養鍛煉總結 篇1
黨中央決定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黨的一員和黨的干部應有人人是活動主體的意識,從思想上將要我創先爭優,變為我要創先爭優,主動思考我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取得什么成效,為推動科學發展添磚加瓦。只有結合本職,創先爭優才有意義,有特色出經驗。在創先和爭優的過程中,突出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和問題,更大更好地推進發展,必然要求創新,即通過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來實現先進和優質,創先爭優,每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具有團隊意識。只有團隊協作,活動奏出的才是”和聲“,收獲乘數效應。立足本職崗位,埋頭實干,不甘落后,實現推動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方便實惠,才是創先爭優活動所要真正堅持的。
黨員意識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是對黨員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在深入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中,強烈的黨員意識是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的最基本前提和條件。
一、增強宗旨意識,在服務群眾上創先爭優
1、牢固樹立宗旨意識
2、堅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建立健全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
二、增強責任意識,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爭創一流業績。責任意識是黨員意識的核心。共產黨員要堅持從點滴做起,高標準,嚴要求,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創造一流的業績。
三、加強黨性修養,在講黨性、重品行上做表率。黨員是黨性的直接體現者,增強黨員意識,首先必須加強黨性修養和鍛煉。加強黨性修養是每個共產黨員按照黨性要求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使其思想、行為符合黨的性質要求的過程,黨性修養過程就是增強黨性的過程。
增強黨性鍛煉是中國共產黨隊伍建設歷史上一個悠遠的話題。黨歷來重視對黨員的黨性教育,強調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不斷增強黨性,要加強自身的黨性鍛煉。每名黨員都要在創造爭優活動中自覺加強黨性鍛煉,使這一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首先,從提高認識入手,增強黨性鍛煉的自覺性。人類的發展史和現實生活的萬千實踐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有自身的一些弱點。共產黨員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存在些缺點、毛病。再偉大的人物總有他的不足,絕不會有不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所謂”完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普遍的現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對于共產黨人而言,堅強的黨性就是在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弱點、毛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能不能對照黨性原則的要求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增強黨性鍛煉自覺性的前提。其次,從身體力行開始,突出黨性鍛煉的實踐性黨員的黨性,從根本上說,是黨員在長期政治生活實踐中積淀、養成的符合黨的綱領、原則、要求的一種秉性。
目前在我們黨的隊伍中、包括我們黨的干部隊伍中,這種”漂亮的空話“現象還并不少見,說得動聽、做得難看的現象還并不少見。這種言行不一的壞風氣,本身就是黨性不強的表現,黨中央曾經在全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三講“教育中,提出要解決四大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揚求真力實、言行一致的優良作風,反對形式主義、言行脫節。
共產黨人的黨性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偉大實踐中鍛煉出來的,今天,就是在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每個黨員都要在本職崗位的實踐中,體現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牢固的為人民服務宗旨、嚴格的組織紀律、優良的作風和高尚的情操。
最后,從持之以恒著力,培育黨性鍛煉的持久性。黨性修養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煉出來的,它依靠黨員必須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不間斷地培養自己的黨性鍛煉。嚴格要求自己,在長期的黨內生活中,不斷地提升。
如何加強黨性修養鍛煉總結 篇2
參加黨校學習以來,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在黨校老師的悉心指導和精心教育下,通過自身努力,結合自身思想狀況,聯系工作實際,不斷提高自己,自覺地加強黨性鍛 煉。在工作實踐中,磨礪自己,堅定信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扎實改進工作作風,不但在理論上使自 己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開闊了視野,同時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飛躍,在認識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一、加強理論修養,提高自身素質 理論修養是共產黨員堅持正確理想信念的基礎,是黨員 思想政治素質的靈魂,是加強黨性的基本要求。面對新形勢 新任務,我認為,共產黨員應當加強自身理論修養、堅定理想信念,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 決心。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為了加強自身 理論修養,在素質上鍛煉黨性,我充分把握這次學習機會, 端正學習態度,在工作任務繁重情況下,盡量抽擠時間加強 理論學習。系統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重學習關于科學發展觀的著作、 文件和資料,努力掌握其精神實質,學深學透,用馬克思主 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自己。
二、端正理念信念,提高政治覺悟 共產黨員加強理念信念修養是加強黨性修養的基本要 求。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自覺站 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端正思 想認識,抵制錯誤思想的影響,始終保持政治清醒。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干部,我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職崗位,切實履行職 責,樂于奉獻、盡心盡力、兢兢業業地為黨工作、為群眾服 務,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來體現黨員的先進性。
三、加強道德修養,培養優良作風 作風是共產黨員黨性的集中體現,優良的作風是我們黨 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有力保證,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自律,嚴守 “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堅持從小事做起。正確對 待名利、地位和權力,防微杜漸,筑牢思想防線,做到心胸開闊、不求回報、無私奉獻,嚴防政治上退化變質、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以一切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堅持從大局出 發,個人利益堅決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在任何情況下 堅持做到自重、自省、自勵、慎言、慎獨。
四、嚴肅紀律修養,遵守黨章黨紀 制度是黨員保持和發揮先進性的重要保證,它規定了每 個共產黨員的行為準則, 是黨員日常行為的規范。
一直以來, 我始終按照黨章的要求,按照制度和機制辦事,使自身的思想、行為朝著正確的先進方向發展,逐步養成的高尚思想品 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念。執行好各項制度,自覺接受身邊同志 對自己的批評和監督,開展自我批評,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 和不足。
在黨校學習的時間雖短,但我學到很多,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我也將結合工作實踐,注重從多方面、多渠道自覺地 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不斷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 改造,牢固樹立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自己的黨性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理論得到進一步的充實,用學到的新知識去指導工作實踐,力爭在本職崗位上做出新成績。
如何加強黨性修養鍛煉總結 篇3
黨的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毛澤東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來的,是黨在深刻總結民主革命時期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特別是在延安整風過程中經過實踐而總結提出的。
所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就是要掌握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具體分析中國的特殊國情,找出其特殊的發展規律,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怎樣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黨在實踐中不斷遇到的問題。針對一度出現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傾向,毛澤東鮮明地提出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要求,并把它作為黨的優良作風之一。他說:"教條主義脫離具體的的實踐,經驗主義把局部經驗誤認為普遍真理,這兩種機會主義的思想都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我們黨的發展和進步,是同一切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作堅決斗爭的過程中發展和進步起來的。"我們黨已有了一百二十一萬黨員,在他們之中存在著各種不純正的思想。必須使各級黨的領導骨干都懂得,理論和實踐這樣密切地結合,是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所謂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工作作風方面的體現。"要教育每一個同志熱愛人民群眾,細心地傾聽群眾的呼聲,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眾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眾之上,而是深入于群眾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是千百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
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汲取人民群眾的智慧,尊重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組織和領導人民群眾去爭取革命事業的勝利。"總之,應該使每個同志都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
所謂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就是堅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對自己和別人的缺點進行認真的實事求是的批評,達到澄清思想、分清是非的目的。這是抵御各種政治灰塵和腐朽思想侵蝕,糾正自身錯誤,解決黨內矛盾,維護黨的紀律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我們黨大力倡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開展認真的自我批評,是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為宗旨的整風運動之所以發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為我們在這個運動中展開了正確的而不是歪曲的、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三大作風是黨的工作作風的三個基本方面,它們正確解決了怎么樣對待革命理論,在工作中依靠誰,以及怎樣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問題。三大作風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革命斗爭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和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不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也就沒有客觀的依據和標準。不貫徹群眾路線,不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不集中群眾的經驗和智慧,不引導群眾關心和監督黨的工作,實事求是和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是一句空話。不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就會造成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脫離,就從根本上違反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也就脫離了群眾。
七大第一次對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作了理論上的全面概括,賦予了它完備的形態和深刻的內涵。這既體現了黨的成熟與壯大,又反映了當時斗爭的迫切需要。歷史已經證明,黨的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廣大人民、戰勝強大敵人的強有力的精神武器。它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并漸漸形成,不僅保證了延安整風的順利進行并取得豐碩成果,而且也保證了黨的七大的成功召開,使大會成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保證了全黨的團結以及黨和人民的團結,進而保證了革命的勝利。同時,三大作風成為毛澤東建黨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毛澤東關于黨的建設的思想,對于我們黨的建設有著重大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