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做合格黨員(通用3篇)
怎么樣做合格黨員 篇1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就是引導廣大黨員做合格共產黨員。廣大黨員務必強化擔當意識,提高擔當能力,全身心投入干事創業中去,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深刻理解“擔當”的內涵,解決“為何擔當”的問題
敢擔當,“敢”字當頭,代表的是勇氣魄力、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風,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
敢負責、不推諉。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在任何時候都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宗旨,自覺做群眾的“主心骨”、當發展的“領頭雁”。作為共產黨員,要始終以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為重,遇事不推不躲,自覺把責任扛在肩上、將名利拋在腦后,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要有“人生能有幾回搏”的責任感、緊迫感,倍加珍惜工作崗位,切實把工作抓緊抓好。
敢攻堅、不畏難。敢攻堅,就是在困難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風險面前敢于作為、敢擔責任,這也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但敢攻堅絕不是逞匹夫之勇,面對工作中的困難和矛盾,要堅持“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借口”的理念,把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謀劃得更扎實一些,把干勁鼓得更足一些,以單個問題的解決帶動面上工作。
敢較真、不任性。現在仍有一些黨員信奉“好人主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敢堅持原則、不敢碰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說過,為官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作為共產黨員,要一心為公、一心為民,敢于較真、堅持原則,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不怕擔風險,不怕得罪人、不怕遭人非議,真正當“鐵匠”,不當“泥瓦匠”和“木匠”。
自覺履行“擔當”的承諾,解決“怎樣擔當”的問題
敢擔當,不僅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行動。廣大黨員要始終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勇挑重擔、努力工作,真正把敢擔當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中。
有激情、想干事。敢擔當,首先需要舍我其誰的魄力、爭創一流的意識、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把修身立德作為終身課題,自覺學習黨規黨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想干事的思想基礎。學會辯證思考,既要充分認識到當前面臨的良好機遇,又要時刻保持清醒的憂患意識,增強想干事的信心決心。自覺把工作當事業干,把崗位當陣地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真正發揮共產黨員表率作用。
有能力、會干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關鍵是要善于學習和運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思考問題、推進工作,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找準結合點、突破口,立足全局、把握細節,沉下心、俯下身、鉆進去,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將重點突破與面上推進結合起來,善于分清主要矛盾,抓住重點,去繁就簡,集中突破。將依法依規干事與創造性開展工作結合起來,敢于涉足新領域、嘗試新辦法,大膽干、大膽闖、大膽試,不斷創造新亮點、實現新突破。
有韌勁、干成事。這是目標、追求和歸宿。實干就是最好的擔當,有韌勁、有恒心是干成事的關鍵。堅持結果導向,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實中去,尊重規律,尊重實際,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真正“干一件成一件”。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分清輕重緩急,拿出拼勁和韌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的作風,對那些急需解決而又能解決的事,要抓緊解決。
積極營造“擔當”的氛圍,解決“不敢擔當”的問題
讓廣大黨員無顧慮、敢擔當,要堅持激勵與懲處并舉,抓住正向激勵和支持保障兩個重點,積極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讓敢擔當者有好處。通過精神、物質等多種手段,鼓勵和引導廣大黨員敢擔當。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始終圍繞發展配干部、憑實績用干部,切實關心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干部,真正把廣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導到干事、創業、為民上。在嚴格執行中央政策規定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績效考核,最大限度發揮物質激勵的杠桿效應。進一步加大對“庸懶散”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加大懲處。
讓敢擔當者有底氣。從輿論、環境、政策等方面綜合施策,從根本上解決敢擔當者的后顧之憂。大力宣傳敢擔當、善擔當的先進典型,積極營造擔當可貴、擔當光榮的良好氛圍。建立容錯機制,正確地分辨犯錯與犯法,允許道德底線、法律高壓線內的試錯。把個人擔當與法治擔當結合起來,自覺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建立健全敢擔當的長效機制。堅持嚴自律、善治家、慎交友,任何情況下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自己、守得住根本、經得起考驗,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怎么樣做合格黨員 篇2
做一名合格的農村黨員,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就要立足于做。“做”是關鍵,也是學習教育的著眼點、落腳點。學而不做,就是“紙上談兵”。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干部”,黨員的一言一行都將對群眾產生極大地影響。
做一名合格的農村黨員,就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黨在各個時期的“三農”工作中,尤其是在每個歷史轉折時期都起到了其他領域、其他階層無法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了戰斗堡壘作用。黨組織的就是通過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來實現的。
要做一名合格黨員,就必須以黨章、黨紀黨規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嚴格約束自己、嚴格管理自己,努力提高黨員自身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到“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
講政治、有信念,就是要對黨忠誠、為黨負責,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這是一名合格黨員的首要標準。為此,黨員同志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四個意識”集中體現就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要求。講政治、有信念是檢驗黨員政治素養的試金石。黨章、黨規遵守得好不好,同志系列重要講話學得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看有沒有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落腳點是“看齊意識”。看齊意識強不強,關鍵看行動,就是要始終做到黨中央提倡什么就認真踐行什么、黨中央禁止什么就堅決反對什么,做到令行禁止。
講規矩、有紀律,就是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遵紀守法的帶頭人。一個組織如果沒有紀律和規矩的約束,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講規矩、有紀律是黨員對黨是否忠誠的重要檢驗。毛澤東同志說,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同志在談到蘇聯解體時說,蘇聯共產黨作為一個有著90多年歷史、連續執政70多年的大黨老黨轟然倒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治紀律被動搖了,誰都可以言所欲言、為所欲為。農村黨員講規矩、守規矩,就要帶頭遵守黨章黨規,要通過逐字逐句的學習黨章,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真正把黨章、黨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刻牢記黨員姓黨,弄清楚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做到知大知小、知進知退、知榮知辱、知是知非,對紀律心存敬畏,把紀律作為懸在頭頂的“三尺利劍”,用紀律和規矩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同時要帶頭遵守鄉規民約。鄉規民約制定得好、履行得好,村民自治程度就高,村級集體經濟和社會事業就發展得好。鄉規民約履行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員的作風,黨員同志扛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帶頭鄉規民約,就起到了示范作用。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要通過基層黨員干部來具體落實、具體執行。黨員作為黨在基層的“代言人”和“傳聲筒”,既要深刻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又要責無旁貸地把黨的聲音、黨的主張傳播到千家萬戶,使黨的意志實現同人民群眾意愿有機統一,遇到決策與實際不符的情況,應該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向黨組織提出合理的建議、意見。
講道德、有品行,就是要加強自身道德品行建設,做農民群眾的貼心人。德行是人的根本素養,評價一名黨員是否合格,“德”永遠居第一,大德、公德、私德缺一不可。要做一名合格黨員,就必須上好道德修養這一人生必修課,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平時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關頭豁得出,想事出于公心、辦事公平公正。
講奉獻、有作為,就是要敢于擔當、恪盡職守,做脫貧致富的開路人。新中國成立67年、改革開放40年,雙河村迄今未能摘掉貧困落后的帽子,既有該村自然條件劣勢的客觀原因,更有與支部班子的戰斗力、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夠的主觀原因。要脫貧,首要的就是幫助群眾從思想、觀念上脫貧;其次是幫助貧困群眾把準“窮脈”, 找準“窮根”,圍繞精準脫貧找好路子;第三就是通過因地制宜的發展產業來帶動群眾致富;最后是通過政策兜底,解決少數貧困群眾的生活問題。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
總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目的是錘煉黨性,純潔心靈,讓全體黨員做到“四講四有”,通過“四個全面”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
怎么樣做合格黨員 篇3
在學習中積極與有思想的人靠齊,對失敗不氣餒,迎難而上,不斷激勵自己使自己充滿戰斗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去提高科學文化素質,也不斷去凈化自己的思想,追逐進步思想,也成為我不斷努力的方向。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在黨的培養下,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實現共產黨*,成為我的主導思想。我不斷的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成為符合一名共產黨員的最基本素質,接受著黨對自己的考驗,沒有怨言,不言后悔。
很快自己離組織又近了一步,心中滿歡喜悅,抑制不住內心的那種熱情,積極接受組織對我的種種考驗。晨讀也算是一種考驗,我接受考驗,每天清晨起床,與同是一批的發展對象去參加晨讀,開始的階段是有些許的興奮,可日子越久,自己的思想有些動搖,不斷問自己這樣做值不值,我意識到真正的考驗來了,這是一種對人毅力的磨練,我不斷對自己說不能放棄,堅持到最后才是勝利,如果這點小考驗都接受不了,那么自己以后就真的是一無是處了。在不斷的自我鼓勵下,我又重拾以前的信心,不斷用周圍人的行動來勉勵自己,使自己的思想有了轉變,使得由以前的被動上晨讀變為主動上晨讀。
我相信一句話“要養成一個好習慣這一輩子都得努力;而有一個壞習慣三兩天足矣”這句話也不斷提醒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一個好習慣,我應該堅持,它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也強健了我的體魄,如此一箭雙雕的好事,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堅持呢。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時光短暫而珍貴,我一定要把握住它,并且利用好它。
每天到達教室之后,看到那么多與自己志向一致的同學,心里也會有些許的欣慰,說明自己不是一個人,還有如此多的人是和我一樣,接受著組織的考驗,在欣慰之余,也會被他們的行動所激勵,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我相信在這些人中一定會有比我思想更高,知識更全面的人,我要向他們看齊,不斷去提升自己,至少要和他們的成績一樣,這種種的事情,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我,讓我去追逐他們,這種收獲是巨大的,是無法在短時期得到的。只有不斷的去學習,去努力,才能更好的與他們在一起學習、工作。一起晨讀的還有那些黨員們,他們的種種舉動也在影響著我們這批追求進步,追求理想的積極分子。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他們的思想也高于我們,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方向,不斷努力向他們看齊,爭取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
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快對我們這些人的考驗開始了,晨讀的某一天進行了黨知識的考試,這也算是突如其來的考驗,大家準備都不充分,帶著忐忑的心情開始答題,由于對最近的時事政治了解不夠,導致有很多實事題都不會做,不過還好在日常時對黨章的理解還行,因此整體來說還不錯。
就這樣考試結束了,又懷著一顆忐忑的心走出了開場。不久就知道了自己通過了第一輪的考驗,懸著的心落了地,對自己說努力沒有白費,也很欣慰有這樣的結果。好的結果,更加堅定了我的追求,以后的晨讀也沒有了不情愿,更多的是積極,感覺自己的生活節奏加快了,但卻樂此不疲。學習態度也端正了很多,這更多的得感謝組織的培養。
在不斷的磨練中成長,在不斷努力中獲得成功,在不斷的成長與成功中變得成熟,每一次的進步對自己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每一次的考驗也是檢驗自己意志力的最佳方式,漸漸的開始適應了這種考驗,這種高壓環境,使自己也不斷向往在這種高壓環境中有所收貨并獲得成功。晨讀依然在繼續,我也依然會堅持自己的選擇,不會放棄。一直前往思想的最高境界,并克服在這條道路上的所有困難,終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