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提案范文(精選5篇)
黨代會提案范文 篇1
案 由:關于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提 案 人:
提 案 內 容: 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和改進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黨建工作中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要求。雖然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來被各級黨組織所重視,但結合以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來看,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一是部分基層黨組織對政治理論學習重視不夠,主要側重于舉辦業務技能類培訓、科技知識類培訓,而忽略政治理論學習工作;
二是部分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對政治理論學習的內容、知識結構及學習方式把握不當,認識不足,往往借故于工作忙、事務雜,學習活動流于走過場。
三是黨員認識不一,思想偏差較大,部分黨員只關心與自己有實際利益的事件,而在政治理論學習、黨性修養方面對自己要求不高,思想倒退、腐化等。 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是要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嚴格按照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先進性建設,構建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大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要建立政治理論學習考核評估機制,使廣大黨員在政治理論學習中學在前、走在前,做學有所思、學有所感、學有所獲的模范。 三是要善于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培訓方式,改進學習辦法,通過舉辦一些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先進人物事跡巡回報告、政治理論宣講教育、xx大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多渠道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工作。
黨代會提案范文 篇2
本報訊(記者潘高聳通訊員龐海燕張新東)市第十次黨代會第四次會議于昨日舉行。記者從市委黨聯辦獲悉,本次市黨代會共收到黨代表提案19件,最終確定大會提案3件。
據介紹,這19件提案中,代表團提案6件,代表聯名提案13件;歸屬黨的建設類提案13件,歸屬經濟社會發展類提案6件。按照黨代會提案要突出解決黨的建設問題,以及涉及我市全局性、戰略性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原則,經全體黨代表審議同意,綜合確定大會提案3件。
其中,將市直機關代表團羅慶云等12名代表聯名提交的《關于貫徹落實xx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提案》、惠東縣代表團提交的《關于強化基層法治基礎,促進法治社會建設的提案》、開發區代表團鐘一爾等17名代表聯名提交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法制副主任”相關工作的提案》合并為《關于貫徹落實xx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提案》,作為大會提案,由市司法局牽頭組織實施和監督辦理,各縣(區)黨委、政府協辦。
將市直機關代表團王細波等10名代表聯名提交的《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建立監督考核機制的提案》,作為大會提案,由市紀委牽頭組織實施和監督辦理,各縣(區)紀委協辦。
將博羅縣代表團張小明等14名代表聯名提交的《關于以“兩微”黨建工作平臺為載體,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的提案》、龍門縣代表團提交的《關于打造“智慧黨建”,推進農村基層科學治理的提案》合并為《關于打造“智慧黨建”,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的提案》,作為大會提案,由市委組織部牽頭組織實施和監督辦理,各縣(區)委組織部協辦。
其他的提案不作為本次大會正式提案,會后轉各縣(區)或有關部門作為工作參考。
黨代會提案范文 篇3
新華網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蔡敏 王建華)中共報告提出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這是中共首次正式作出該項涉及黨內民主機制的重要決定。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副教授吳輝說,這是繼中共xx大首次提出實行黨代會代表任期制后,黨的代表大會制度的又一項重大完善措施。今后黨代會代表對黨的大政方針等都可以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這將促使黨內民主向新的高度邁出堅實一步。”吳輝說。
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帶有根本性的組織制度,是黨內民主運行的體系保障。
中共代表、安徽省私營企業家葛浩新說,過去各級黨代會代表主要在會議上口頭提出意見、建議,缺少規范化的、程序性的表達和反饋途徑保障。
以前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有的黨代會代表實際上并未充分發揮下情上達、建言獻策的積極作用,而更多的是將出席黨代會當作了一種榮譽。
“推進黨內民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與經濟發展、文化進步、社會素質、文明程度等因素緊密相聯。”吳輝說。
在中共報告提出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之前,中共已經選擇了一些省、市、縣試行黨代會常任制,并普遍實行黨代會代表任期制。
截至目前,全國27個省(區、市)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黨代會代表任期制暫行條例實施辦法;20個省(區、市)、174個市(州)、780個縣(市、區)成立了黨代會代表聯絡工作機構。
20xx年,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實行了代表提案制,會議代表共提交提案229件,立案181件。中共湖南省委規定承辦單位限期書面答復領銜代表,否則要向領銜代表作出書面說明。截至今年上半年,提案辦結率超過七成。
湖南省黨代會代表陽建民介紹說,他提出的《關于加強村級組織經費保障的提案》半年內就變成了現實。湖南省委組織部就此展開專門調研后,下發了《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關于全省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全省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從村均每年4萬元提高到5萬元。
“為了這份提案,會前要調研、會中要提交、會后要督辦,肩上的擔子重了很多,代表身份的‘含金量’也大大增加了。”陽建民說。
浙江省在今年的第十三次黨代會上也實行了黨代會代表提案制,明確10名以上代表聯名或代表團可以向大會提出屬于同級黨代會權職范圍內的提案。在此前的浙江市、縣、鄉黨委換屆中,各級黨代會也都實行了代表提案制。
吳輝說,基于這些成功的探索,中共報告提出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是完全能夠成為現實的,它將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黨代會代表提案制是任期制和黨代會常任制的延伸和保障,將提案工作列為黨代會重要組成部分,并建立相應的提案辦理和反饋機制,將極大促進落實黨代會代表的表達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
中共代表、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志強說,提案制將是黨代會代表履職行權最廣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將激勵代表們更加認真履職,更加深入基層調研,充分反映黨員群眾利益訴求,從而提升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黨代會提案范文 篇4
鄉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制度(試行)
一、為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和省委《關于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的意見》精神,保障黨代表民主權利,發揮黨代表的作用,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結合我鎮實際,制定試行鎮黨代會代表提案、提議制度。
二、鎮黨代會會議期間,黨代表10人以上聯名,可以向鎮黨代會提出提案。黨代表提案應在大會主席團決定的提案截止時間之前提出。黨代表提案由大會秘書組提請大會主席團討論表決后,可作為大會議題,未列入大會議題的轉為大會提案,未列入大會提案的轉為黨代表提議。黨代表個人在黨代會會議期間提出的意見、建議作為黨代表提議處理。黨代表聯名提出提案時,領銜提出的黨代表應向聯名附議的黨代表提供提案文本,參加聯名附議的黨代表應在充分了解并完全贊成提案內容之后再簽名附議。
三、鎮黨代會閉會期間,由代表組一名黨代表提出,5人以上黨代表聯名附議,可以向鎮黨委提出提議。黨代表個人在黨代會閉會期間提出的重要的意見、建議也作為黨代表提議處理。鎮黨代表應加強同選舉單位黨員的聯系,每年按代表組集中活動1次,及時聽取和反映黨員的意見和建議。黨代會閉會期間的黨代表提議,必要時可列入鎮黨委工作議題進行專門討論。
四、黨代表提出的提案、提議所涉及的事項,應當是鎮黨代會、鎮黨委職權范圍內的事項。黨代表提案、提議一般以書面形式提出,一事一案,主題突出,內容充實,簡明扼要,建議方案力求切實可行。提案、提議文字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內。
五、建立由鎮黨委組織科、宣傳科、鎮紀委和部分黨代表參加的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負責鎮黨代表提案、提議的匯總、梳理、交辦和跟蹤服務工作。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在大會主席團和鎮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具體工作由鎮黨委組織科牽頭負責。
六、黨代會大會議題和大會提案,由大會秘書組提交大會主席團確定辦理意見,并由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辦理。黨代表提議,經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審查后提出擬辦建議,報鎮黨委同意后,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辦理。需由兩個以上單位共同承辦的,由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提出建議,明確主辦和協辦單位。
七、承辦單位接到提案、提議后,應落實專人具體辦理,并在三個月內作出回復。在三個月內答復確有困難的,應在期限內先向黨代表說明情況,待辦理完結后,再作正式答復,但最遲不得超過六個月。涉及多個承辦單位的,協辦單位應在交辦之日起一個月內提出意見送主辦單位。
八、承辦單位在辦理提案、提議過程中,要主動加強與黨代表的溝通聯系,深入了解黨代表的想法,充分聽取黨代表的意見,增強辦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及時反饋辦理工作情況。對黨代表提出的問題,應該解決且有條件解決的,要抓緊解決;因條件限制暫時不能解決的,要創造條件逐步解決,并向黨代表作出說明;涉及到需由上級黨委及其相關部門審批的事項,應積極向上反映情況,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因各種原因短期內難以解決或提案、提議本身不可行的,應及時向提出提案、提議的黨代表作出說明和解釋。
九、承辦單位在提案、提議辦理結束后,應將辦理情況以書面形式,當面答復提出該提案、提議的黨代表,并由黨代表簽名后報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承辦單位對辦理提案、提議的書面答復,應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核、簽名,并加蓋公章。兩個以上承辦單位的,由主辦單位負責給予答復。
十、鎮黨代表提案、提議受理工作小組每年對提案、提議的辦理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就提案、提議的辦理情況進行總結,書面報鎮黨委。
黨代會提案范文 篇5
打造“誠信上海”品牌
周波等代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社會變遷過程中,與之相適應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發展滯后,導致商業欺詐、制假售假、虛報冒領、食品安全、學術不端等社會誠信缺失問題比較突出,政府、企業和社會信用都嚴重受損,既制約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影響了社會心理。
新形勢下,推進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必須將加強誠信體系建設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誠信上海”品牌。加強現代誠信觀的宣傳和養成教育,夯實社會誠信體系的道德基礎,將誠信觀等現代公民意識的內容貫穿于整個教育體系當中,以職業誠信觀為突破口加強誠信觀教育;加強以完善獎懲機制為重點的制度建設,建立信用聯防懲戒機制,加快地方信用立法。政府誠信、企業(機構)誠信和個人誠信共同構成社會誠信體系,其中政府誠信是關鍵。建議加強依法行政和行風政風建設,加強對政府公務人員的誠信管理,在領導干部晉升、公務員錄用、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等方面嚴格要求,對失信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制。
培育“樞紐型”社會組織
傅燕君等代表:社會組織正成為政府職能轉移的重要平臺,無論是行業協會、專業協會和商會,還是民辦學校、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政府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職能。但在實踐中,社會組織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功能作用發揮還相當有限。
建議黨和政府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把工青婦等群眾團體、各類行業協會建設成“樞紐型”社會組織,為本領域的社會組織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提供業務指導;在日常管理和服務中發揮骨干作用,并承擔相關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職責,形成分類管理的社會組織工作平臺。政府加快向“樞紐”以及通過“樞紐”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定期向社會廣泛征集服務民生的創意和項目,吸引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公共公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