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 |||
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 簡拼 | zewewsys |
近義詞 | 知二五而不知十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綜合全面地看 |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同知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 |||
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 簡拼 | zewewsys |
近義詞 | 知二五而不知十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綜合全面地看 |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同知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