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皮帶骨 | |||
拼音 | zhān pí dài gǔ | 簡拼 | zpdg |
近義詞 | 粘皮著骨 | 反義詞 | 干脆利落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我是一刀兩斷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定語;含貶義 | ||
例子 | 清·趙翼《甌北詩話·古今詩互有優劣》:“且詩雖刻劃,終覺粘皮帶骨,無渾脫之致。” | ||
英文翻譯 | insistent and unrelenting conduct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粘皮帶骨 | |||
拼音 | zhān pí dài gǔ | 簡拼 | zpdg |
近義詞 | 粘皮著骨 | 反義詞 | 干脆利落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我是一刀兩斷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定語;含貶義 | ||
例子 | 清·趙翼《甌北詩話·古今詩互有優劣》:“且詩雖刻劃,終覺粘皮帶骨,無渾脫之致。” | ||
英文翻譯 | insistent and unrelenting conduct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