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顏厲色 | |||
拼音 | zhèng yán lì sè | 簡拼 | zyls |
近義詞 | 正言厲色、聲色俱厲、疾言厲色 | 反義詞 | 和顏悅色、和藹可親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顏: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 ||
成語出處 | 明·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誠辭直,正顏厲色,不作偽飾,以為心害。”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 ||
例子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他卻又擺起老子的架子來了,見了他總是正顏厲色的。” | ||
英文翻譯 | look serious and severe | ||
成語辯形 | 顏,不能寫作“嚴”。 | ||
成語辯析 | 見“正言厲色”。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