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雞漬酒 | |||
拼音 | zhì jī zì jiǔ | 簡拼 | zjzj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徐稚傳》“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李賢注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穉諸公所辟雖不就,有死喪負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雞一只,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暴干以裹雞,徑到所起冢外,以水漬綿,使有酒氣,斗米飯,白茅為藉,以雞置前,醊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 |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徐穉傳》“穉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李賢注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穉諸公所辟雖不就,有死喪負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雞一只,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暴乾以裹雞,徑到所起冢外,……醊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
例子 | [東漢徐孺子]炙雞漬酒,萬里赴吊……有忠厚不忘恩之意。★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