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兩得 | |||
拼音 | yī jǔ liǎng dé | 簡拼 | yjld |
近義詞 | 一箭雙雕、事半功倍 | 反義詞 | 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
感情色彩 | 中性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 ||
成語出處 | 《晉書·束皙傳》:“賜其十年之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得,外實內寬。”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
例子 | 一則免楚之患,二則激晉之來,豈非一舉兩得?(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一回) | ||
英文翻譯 | achieve two things at one stroke | ||
歇后語 | 打傘曬毛巾;作揖抓腳背;賣糖的看戲;逮兔子打狐貍 | ||
謎語 | 業 |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魯國勇士卞莊子敢于只身同老虎搏斗,他聽說山上有兩只老虎就想去打,朋友勸說等兩只老虎爭食時再下手可以一舉兩得。他耐心等到大老虎為了吃到黃牛而咬死小老虎,覺得這時時機已成熟,輕易地打死那只大老虎。 | ||
成語正音 | 得,不能讀作“děi”或“de”。 | ||
成語辯形 | 兩,不能寫作“二”。 | ||
成語辯析 | 見“一箭雙雕”、“兩全其美”。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