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虎遺患 |
拼音 | yǎng hǔ yí huàn | 簡拼 | yhyh |
近義詞 | 養癰貽患、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 反義詞 | 除惡務盡、斬草除根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
成語解釋 | 遺:留下;患:禍患。留著老虎不除掉,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壞人壞事,留下后患。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
成語用法 |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例子 | 他非常恨陜西地方文武大員的糊涂無用,竟敢長期不明“賊情”,養虎遺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二章) |
英文翻譯 | to try to tame a tiger is to court trouble. |
成語故事 | 秦朝被推翻后,楚軍與漢軍訂立和約,以鴻溝為界,西邊歸漢,東邊歸楚,宣布停戰。項羽領兵東歸,劉邦西進。張良和陳平對劉邦說:“目前漢軍勢力日益強大,諸侯也支持,可抓住時機消滅楚軍,不能養虎遺患。” |
成語正音 | 遺,不能讀作“wèi”。 |
成語辯形 | 遺,不能寫作“遣”。 |
成語辯析 | (一)養虎遺患和“養癰遺患”;都可比喻姑息壞人;自己受害。但“虎”比作敵人或壞人;并只用于他人;“癰”比作壞人壞事;不僅用于人;也用于事;不僅用于他人;也能用于自己。(二)見“放虎歸山”。 |
產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