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開之警 | |||
拼音 | yàn kāi zhī jǐng | 簡拼 | ykzj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晏,晚也。有警急則門開得晚也。形容時世不安寧。 |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耿國傳》:“令東捍鮮卑,北拒匈媽,率厲四夷,完復邊郡,使塞下無晏開之警!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指報警 | ||
例子 | 我們需要和平,不想有晏開之警。 | ||
成語故事 | 東漢初年,光武帝封知識淵博的耿國為黃門侍郎,后來升他為五官郎將。在對待匈奴呼韓邪單于上書稱臣的問題上,耿國認為可以采納,讓其去抵御鮮卑、烏桓,使中原無晏開之警,是一個萬世有安寧之策。劉秀才能他的意見。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