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 | |||
拼音 | yì guān qín shòu | 簡(jiǎn)拼 | ygqs |
近義詞 | 無恥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 反義詞 | 正人君子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yǔ)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yǔ)解釋 | 衣:穿衣;冠:戴帽。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 ||
成語(yǔ)出處 |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 ||
成語(yǔ)用法 | 偏正式;作主語(yǔ)、賓語(yǔ);含貶義 | ||
例子 | 清·李汝珍《鏡花緣》:“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 ||
英文翻譯 | be a beast in human form | ||
歇后語(yǔ) | 雞披袍子狗戴帽 | ||
謎語(yǔ) | 狐貍戴面具 | ||
成語(yǔ)正音 | 冠,不能讀作“ɡuàn”。 | ||
成語(yǔ)辯析 | 衣冠禽獸和“沐猴而冠”都有“貌如人;實(shí)似獸”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衣冠禽獸偏在內(nèi)心;指人的心腸兇狠、歹毒;“沐猴而冠”偏重在行為;指人行為卑劣。②“沐猴而冠”可比喻像禽獸一樣的人;衣冠禽獸不能。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