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如焚 |
拼音 | yōu xīn rú fén | 簡拼 | yxrf |
近義詞 | 憂心忡忡、愁眉苦臉、愁腸百結(jié) | 反義詞 | 歡天喜地、欣喜若狂、喜出望外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焚:火燒。心里憂愁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
成語出處 | 《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節(jié)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焚,不敢戲談。”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人的焦急心情 |
例子 | 魏巍《東方》第四部第20章:“尤其是他一口飯不吃,使老媽媽憂心如焚。” |
英文翻譯 | burning with an xiety |
謎語 | 油燒心 |
成語故事 |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驕奢淫逸,昏庸無道,增加賦稅,加重百姓的負擔,人們只好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大臣家父看到這種政治局面,憂心如焚。他特地寫詩上諫周幽王,希望能夠減輕百姓負擔,讓他們休養(yǎng)生息。周幽王對此置之不理。 |
成語正音 | 焚,不能讀作“fēn”。 |
成語辯形 | 憂,不能寫作“優(yōu)”。 |
成語辯析 | 憂心如焚和“憂心忡忡”都有十分憂愁不安的意思。但“憂心忡忡”偏重于“憂愁”;憂心如焚偏重于“焦急”;表示憂慮;焦急到了極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