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不自勝 | |||
拼音 | xǐ bù zì shèng | 簡拼 | xbzs |
近義詞 | 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 反義詞 | 痛哭流涕、悲不欲生 |
感情色彩 | 中性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勝:能承受。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興。 |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鐘繇《賀捷表》:“天道禍淫,不終厥命,奉聞嘉熹,喜不自勝。”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非常高興 | ||
例子 | 國太只道孫權好意,喜不自勝。(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 | ||
英文翻譯 | be very pleased | ||
成語正音 | 自,不能讀作“zhì”;不,不能讀作“bú”。 | ||
成語辯析 | 喜不自勝和“喜出望外”;都有“非常高興”的意思。但喜不自勝偏重于不能抑制自己;“喜出望外”偏重于出乎意料。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