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斬后奏 | |||
拼音 | xiān zhǎn hòu zòu | 簡拼 | xzhz |
近義詞 | 先禮后兵、先斬后聞 | 反義詞 | 事先請示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連動式 |
成語解釋 |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梁臣傳·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后白。’” | ||
成語用法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辦事 | ||
例子 | 圣人命俺巡撫江南,敕賜勢劍金牌,體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斬后奏。(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 | ||
英文翻譯 | 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 (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 ||
歇后語 | 執上方寶劍的 | ||
謎語 | 上方寶劍 | ||
成語故事 | 竇天章為了換取上京趕考的路費,把女兒竇娥抵押給蔡婆婆做童養媳,10年后竇娥的丈夫去世,地痞張驢兒想霸占竇娥,誣陷她毒死他的父親。竇娥被官府斷案不明斬殺。6年后深受皇帝信任有先斬后奏之權的竇天章為女兒伸了冤。 | ||
成語正音 | 奏,不能讀作“zhòu”。 | ||
成語辯形 | 斬,不能寫作“嶄”。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