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身說法 | |||
拼音 | xiàn shēn shuō fǎ | 簡拼 | xssf |
近義詞 | 言傳身教 | 反義詞 | 空談快意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佛教用語。指佛力廣大,能現出種種人相,向人說法。現指以親身經歷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釋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以親身經歷來說明某種道理 | ||
例子 | 袁伯珍這一席話,可謂現身說法。(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十六回) | ||
英文翻譯 | act as an example to others | ||
謎語 | 幕前暢敘離別情 | ||
成語正音 | 說,不能讀作“suō”。 | ||
成語辯形 | 身,不能寫作“深”。 | ||
成語辯析 | 現身說法和“言傳身教”都有以自己作樣子說明道理的意思。現身說法強調以自己的遭遇為例子;多用于講解;勸告;可用于各種各樣的人;包括犯過錯誤和罪行的人;“言傳身教”強調以言語和行動作示范;以自身的行動作榜樣;多用于教育方面;一般用于領導、長輩或其他受尊敬的人。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