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神惡煞 | |||
拼音 | xiōng shén è shà | 簡拼 | xses |
近義詞 | 妖魔鬼怪、混世魔王 | 反義詞 | 慈眉善目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原指兇惡的神。后用來形容非常兇惡的人。 | ||
成語出處 | 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兇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
例子 | 大家一看見金四和那些兇神惡煞的家丁,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馬憶湘《朝陽花》第一章) | ||
英文翻譯 | malicious…looking | ||
歇后語 | 張飛擺屠案 | ||
謎語 | 張飛擺屠案 | ||
成語正音 | 惡,不能讀作“wù”或“ě”。 | ||
成語辯形 | 煞,不能寫作“剎”。 | ||
成語辯析 | 兇神惡煞和“如狼似虎”;都可用來形容兇狠的樣子;都用于壞人。但兇神惡煞指兇惡的神;也借指兇惡的反面人物;不含“殘暴”的意思。“如狼似虎”還有“極其兇惡;殘暴”的含義。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