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逐顏開 | |||
拼音 | xiào zhú yán kāi | 簡拼 | xzyk |
近義詞 | 眉開眼笑、喜眉笑眼 | 反義詞 | 憂心忡忡、悶悶不樂 |
感情色彩 | 中性詞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逐:驅使;顏:臉面。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 ||
成語出處 |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 ||
例子 |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38章:“大多數人都很滿意,笑逐顏開,連劉財發家都分了一張八仙桌。” | ||
英文翻譯 | give a broad smile | ||
謎語 | 嬰兒見了媽 | ||
成語正音 | 逐,不能讀作“zú”。 | ||
成語辯形 | 逐,不能寫作“遂”。 | ||
成語辯析 | 笑逐顏開和“嘻皮笑臉”;都形容臉上有笑容。但笑逐顏開形容高興;歡樂的表情;含有心中愉快的意思;“嘻皮笑臉”指頑皮的嘻笑或強顏作笑的樣子;形容不嚴肅、輕浮的表情和態度。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