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
拼音 | wèi yǔ chóu móu | 簡拼 | wycm |
近義詞 | 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 反義詞 | 臨渴掘井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復(fù)雜式 |
成語解釋 | 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
成語出處 | 《詩經(jīng)·豳風(fēng)·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
成語用法 | 復(fù)雜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事先準備 |
例子 | 那是不關(guān)我教習(xí)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 |
英文翻譯 | take precautions beforehand |
謎語 | 最牢靠的辦法 |
成語故事 | 周武王率軍滅了商朝后,把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留下周公在朝輔政。武王死,年幼的成王在周公的扶持下管理朝政。有人散布謠言說周公要廢成王,周公表示要像鳥兒那樣未雨綢繆,整頓朝政,肅清叛亂,然后自己退隱。 |
成語正音 | 繆,不能讀作“miào”。 |
成語辯形 | 繆,不能寫作“謬”。 |
成語辯析 | ①未雨綢繆和“有備無患”;都是“事先做好準備工作”的意思。但未雨綢繆沒有強調(diào)“無患”;前面可以加“必須”、“應(yīng)該”等詞;“有備無患”明確提出“無患”;意思較未雨綢繆多了一層。②見“防患未然”。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