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集之眾 | |||
拼音 | wū jí zhī zhòng | 簡拼 | wjzz |
近義詞 | 烏合之眾、烏合之卒 | 反義詞 | 精銳之師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猶言烏合之眾。 |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故漢祖奮三尺之劍,驅(qū)烏集之眾,五年之中而成帝業(yè)。” | ||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指雜亂的一群人 | ||
例子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虞翻傳》:“明府用烏集之眾,驅(qū)散附之士。” | ||
英文翻譯 |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