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待斃 | |||
拼音 | shù shǒu dài bì | 簡拼 | ssdb |
近義詞 | 束手無策、束手就擒 | 反義詞 | 應付自如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連動式 |
成語解釋 | 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 ||
成語出處 | 《宋史·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
例子 | (1)敵軍壓境,我們要設法突圍,不可束手待斃。(2)與其束手待斃,不如拼死一搏,也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 | ||
英文翻譯 | 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 ||
謎語 | 上刑場 | ||
成語正音 | 待,不能讀作“dāi”。 | ||
成語辯形 | 待,不能寫作“侍”。 | ||
成語辯析 | 束手待斃和“束手就擒”;都有“坐待不良后果”之意。但束手待斃偏重在“待斃”;即消極地等死;語氣比“束手就擒”重;而“束手就擒”;偏重在“就擒”;即讓人輕易捉。欢嗖缓麡O意義。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