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落魄 | |||
拼音 | shī hún luò pò | 簡拼 | shlp |
近義詞 | 魂不守舍、驚慌失措 | 反義詞 | 泰然自若、悠然自得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
成語出處 |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用于人 | ||
例子 | 冰心《南歸》:“杰從滿懷希望與快樂中,驟然下墜。他失魂落魄似的,一天哭好幾次。” | ||
英文翻譯 | lose one's wits | ||
歇后語 | 三個小鬼丟了兩 | ||
謎語 | 丟魂 | ||
成語正音 | 落,不能讀作“là”。 | ||
成語辯形 | 魄,不能寫作“泊”。 | ||
成語辯析 | 失魂落魄和“魂不守舍”都可形容神情不定的樣子。失魂落魄多指喪失精神;垂頭喪氣的樣子或形容非常驚慌;而“魂不守舍”多指精神不集中。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